[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9481.5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良宗;郑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 电能 传输 双向 能量 主动 注入 发射 装置 | ||
1.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电感Lin、H桥、缓冲电容Cb、谐振电容Cp和发射线圈Lp;
所述H桥由四个功率开关管组成,分别为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所述四个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占空比均为50%;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三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相位相差为180°;所述第二开关管S2和第四开关管S4的驱动信号相位相差为180°,以控制双向能量注入的时间,以及四个功率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与零电压关断;
所述第一开关管S1与第二开关管S2构成H桥的第一桥臂,所述第三开关管S3与第四开关管S4构成H桥的第二桥臂;所述缓冲电容C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相连;所述缓冲电容C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相连;所述谐振电容Cp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相连;所述谐振电容Cp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线圈Lp的一端相连;所述发射线圈Lp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相连;
所述输入电感Lin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输入电感Lin的另一端与所述H桥的共漏端相连;所述H桥的共源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能量转换周期有三个工作模式:前端能量整形模式、能量注入模式和发射端自由谐振模式;
1)能量整形模式:电源给输入电感Lin充电,输入电感Lin进行储能,获得可调控的电流源;2)能量注入模式:电源和输入电感Lin存储的能量以正向或者反向的方式注入缓冲电容Cb,并通过Cb-Lp-Cp谐振网络在半个谐振周内全部转移到发射端,即缓冲电容Cb的电压可下降为零;
3)发射端自由谐振模式:发射线圈Lp和谐振电容Cp通过所述四个功率开关管自由谐振,谐振频率顺应发射端和接收端等效参数牵引,即自适应谐振,谐振频率可达开关频率的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开关管S1与第二开关管S2开通,第三开关管S3与第四开关管S4关断时,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工作在前端能量整形模式和发射端自由谐振模式,且两个模式相互独立;
当第一开关管S1与第四开关管S4开通,第二开关管S2与第三开关管S3关断时,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工作在正向能量注入模式;
当第一开关管S1与第二开关管S2关断,第三开关管S3与第四开关管S4开通时,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又工作在前端能量整形模式和发射端自由谐振模式,且两个模式相互独立;
当第一开关管S1与第四开关管S4关断,第二开关管S2与第三开关管S3开通时,双向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工作在反向能量注入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4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