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9786.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0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田龙;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C12P7/10;C12P19/04;C12P19/14;C01B32/324;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魏新培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秸秆 超级活性炭 低聚木糖 乙醇 沼气 预处理 乙酸 玉米秸秆粉碎 乙酸处理 农副产品 | ||
一种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将玉米秸秆粉碎后与乙酸混合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制得低聚木糖的步骤、制得超级活性炭的步骤、制得乙醇的步骤、制得沼气的步骤。本发明中,玉米秸秆经粉碎后,用乙酸处理等技术,最后可以得到低聚木糖、乙醇、超级活性炭、沼气等多种产品,具有变废为宝、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种植玉米、甜高粱的面积达几亿亩,每年可产生几亿吨的秸秆。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都是一种单一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秸秆逐步从传统的农业原料演变成无用的负担,大部分秸秆被种植户进行焚烧,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由于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出现过将秸秆直接还田作为治理秸秆焚烧的措施,但其弊端是易将病虫害传带到土壤中;同时,未经处理的秸秆直接还田,没有经过发酵处理时间,会影响后续作物的出苗率。
将秸秆破碎压实成饲料、燃料等也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秸秆综合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过多地占用了土地资源,影响农民耕作。综合现有状况,最好地方式是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玉米秸秆经粉碎后,用乙酸处理等技术,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具有变废为宝、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的优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玉米秸秆粉碎后与乙酸混合进行预处理,制得混合物,乙酸与混合玉米秸秆的液固比12:1-20:1;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残渣;
步骤三、依据滤液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在滤液中加水溶解半纤维素组分,木质素组分沉淀析出并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经过低温浓缩处理,使滤液质量浓度达到60-70g/L,然后加入木聚糖酶,经酶解,低温结晶后得到低聚木糖;
步骤四、将步骤三过滤出的木质素经活化处理,得到超级活性炭;
步骤五、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残渣加入纤维素酶和酿酒酵母,经发酵后得到乙醇;
步骤六、将所有步骤产生的废水收集后进行沼气发酵,得到沼气。
本发明的步骤一中,乙酸预处理的条件为:乙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0-70%,温度为70℃,预处理时间60-90min。
本发明的步骤三中,酶解条件为:酶解pH为6.0,加入木聚糖酶的重量与滤液体积的比例为2-4g/L,酶解温度40-60℃,酶解时间2-4h。
其中,将步骤三过滤出的木质素与氢氧化钾按碱炭比为3:1-5:1的比例在混合机内进行混合,加入纯水并混合浸泡3-20h;然后将浸泡好的混合物料加入到高温活化釜中,加入碱液,用电炉加热升温到110-130℃进行第一次脱水2-3h后,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到400-440℃进行第二次脱水2-3h,再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700-850℃,反应1-3h后,自然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在淋洗塔内用去离子水洗涤6-12h,直至洗涤液为中性后,干燥,得到超级活性炭。
本发明的步骤五中,固体残渣加水,使底物浓度为80 g/L,加入培养基溶液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用量35.40-36 U/g,在初始pH值4.8、温度50℃、80 r/min的搅拌转速下预酶解;12h后补料,使底物浓度达到200g/L,并添加一定量的活性酵母,活性酵母填充量为8.92-10%,调整pH为5.0,搅匀后用保鲜膜封口,放入摇床中震荡,发酵温度为37℃,摇床转速为120r/min,84h后发酵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