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床油雾吸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0007.4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何进龙;沈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艾格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吸附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油雾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前匀风器、引风机、过滤箱、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消音器、箱体、积油盘、固定支脚,所述过滤箱安装有出风口,设置有检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匀风器安装有防蚀叶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辅助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床油雾吸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速数控机床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切削热,而用以润滑和冷却的切削液遇到高温和高速旋转的金属零件时极易汽化雾化,从而引起的大量油雾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均含有多氯联苯成分,易造成有毒气雾弥散在空气中,除了污染环境外,还会吸附在工作人员的皮肤和眼睛,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机床油雾净化器得以广泛应用。
CN104971582A公开了一种机床油雾净化收集器,包括外壳、电动机、高效过滤器、一级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三级过滤装置、离心叶轮、运行及清洗标识、油颗粒回收槽和收集盒,所述外壳一端上设置有油雾吸入口,所述外壳下方设置有油颗粒回收槽和收集盒,所述外壳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高效过滤器相连,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部设有电动机。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高效捕集不同粒径的烟尘粒子,净化效率高,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转移问题;使用寿命长、节能高效、占地面积小;静电电源控制系统具有过流过压自动保护装置,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CN105797519A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油雾分离系统净化装置及进行净化的方法。目前使用的机电设备多数的没有设置油雾分离系统净化装置,机电设备中的油雾在0.3-3.5微米的颗粒吸入人体内会对健康构成危害,油雾沉积在工作区,易造成工伤等事故。本发明其组成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具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中间部位安装有电动机(7),所述的电动机侧面分别安装有2个三级过滤装置(6),所述的电动机前端通过连接轴与离心叶轮(9)连接,所述的离心叶轮前端安装有二级过滤装置(10),所述的二级过滤装置前端安装有一级过滤装置(11),所述的底座前端面安装有油雾吸入口(12)。该发明用于机电设备油雾分离系统净化装置。
CN203282268U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油雾清洁系统,包括数控机床主体和防护罩,防护罩上设有一油雾清洁器,油雾清洁器包括一机壳,机壳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沿进气口向出气口的方向,机壳内依次设有前置过滤器、电离器、电场收集器、负压风机,防护罩上设有一出气孔,防护罩的出气孔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机壳的进气口连接。数控机床工作时打开负压风机,防护罩内腔中的油雾将依次通过前置过滤器、电离器和电场收集器,油雾中的较大颗粒被前置过滤器过滤,而较小的颗粒被电离器电离使其带电,最后被吸附在电场采集器上,这样就可将油雾颗粒进行有效清除,使空气被净化,从而可有效防止工作现场被油气污染,避免工作人员身体受到伤害。
机床油雾对机床油雾吸附回收装置的叶轮具有腐蚀作用,长期使用会造成叶轮耐蚀性降低,影响了吸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油雾吸附回收装置,克服上述缺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机床油雾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前匀风器、引风机、过滤箱、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消音器、箱体、积油盘、固定支脚,所述过滤箱安装有出风口,设置有检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匀风器安装有防蚀叶轮。
优选的,所述的防蚀叶轮表面采用镀镍处理液进行镀镍处理。
优选的,所述的镀镍处理液组成为:按重量份计,乙酸镍100份,N,N'-二(2-甲基-2-丙基)硅烷二胺30-60份,9H-芴-2-羧基酸0.5-2份,新癸酸钕0.1-1份,苯甲酰丙酮铜0.05-0.5份,全氟聚醚油0.01-0.1份,水100-600份。
其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艾格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艾格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