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流冷却的自学习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0503.X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何茂松;马涛;张伟;崔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6 | 分类号: | B21B37/76;B21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流 冷却 自学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流冷却的自学习方法及装置,属于热轧带钢生产领域。该装置包括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I、基础自动化系统和层流冷却控制系统;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位于层流冷却区下游出口处,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I位于层流冷却区下游出口处至卷取机之间;在两个高温计之间构建一个空冷区域,基础自动化系统将采集到的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和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I的实测值上传到层流冷却控制系统,通过数值计算求解等效的辐射散热系数,并用于层流冷却区的空冷散热量的计算。本发明仅需要在传统热轧生产线上增加一处测温点,对带钢生产过程中的空冷散热能力进行实时准确求解,用于提升层流冷却模型在后续计算时的预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轧带钢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层流冷却的自学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层流冷却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着成品带钢的产品性能。在精轧机出口到卷取机之间的输出辊道上,通常设置若干个冷却段,每个冷却段由设置在辊道上下两侧的若干喷水集管构成。从精轧机轧出的带钢在经过输出辊道时,通过开启一定数量的集管,使带钢长度方向上的各点在运行至卷取入口高温计时,达到目标的卷取温度。集管的开启数量由层流冷却模型计算确定。
为了掌握带钢在层流冷却区入口和出口的实际温度,通常在层流冷却区入口和出口设置有高温计,一些生产线还会在层流冷却区中间位置另外设置高温计,用于检测带钢在冷却区中间位置的实际温度。冷却区入口的实测温度还作为层流冷却模型的输入数据,用于层流冷却模型的设定计算。
带钢在输出辊道上的冷却过程可分为两类:水冷温降和空冷温降。同时还包含有带钢和层冷辊道之间的传导散热,但由于难以准确计算,通常将其等效至水冷温降和空冷温降之中。水冷温降主要由带钢与冷却水之间的换热引起,其换热能力的大小由传热系数表示。空冷温降主要由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引起,由辐射散热系数表示。
层流冷却模型具备自学习功能,通过收集带钢上的样本点在两个高温计之间的冷却历程和实测温度,通过一定的自学习逻辑,对设定计算时使用的水冷换热参数进行修正,用于提高后续计算的预报精度。基于已知条件,在两个高温计之间仅能构建一个非线性方程,难以同时求解水冷换热系数和辐射散热系数,因此在解方程时,辐射散热系数设置为固定值,仅对水冷换热系数进行求解。
在模型调试中,辐射散热系数通常采用空冷实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随后各钢种在生产中即采用此实验分析值。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来看,采用实验分析值并不够精确,带来较大的误差。
采用空冷实验分析辐射散热系数的方法,将影响实验带钢的产品性能,成本高;对生产的各个钢种都进行空冷实验分析辐射散热系数,成本高,不具有可操作性;空冷实验分析出的辐射散热系数具备时效性,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辐射散热系数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模型预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流冷却的自学习方法及装置,仅需要在传统热轧生产线上增加一处测温点,对带钢生产过程中的空冷散热能力进行实时准确求解,用于提升层流冷却模型在后续计算时的预报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流冷却的自学习装置,该装置包括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I、基础自动化系统和层流冷却控制系统;
所述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位于层流冷却区下游出口处,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I位于层流冷却区下游出口处至卷取机之间;在两个高温计之间构建一个空冷区域,基础自动化系统将采集到的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和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I的实测值上传到层流冷却控制系统,通过数值计算求解等效的辐射散热系数,并用于层流冷却区的空冷散热量的计算。
进一步,所述层流冷却区高温计I与卷取机之间还包括若干个高温计。
一种层流冷却的自学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厚壁用穿孔机轧辊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中残余铝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