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组培苗高效移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0530.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蔡阳光;陈国爱;段龙飞;郭邦利;覃剑锋;张百忍;刘次鹏;王宗方;杨凉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H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725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魔芋 组培苗 高效 移栽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魔芋组培苗高效移栽方法,包括选取装有长势良好、基部带根的组培幼苗瓶放置在温度≤30℃、湿度为60‑80%的透光通风处培养两周;配制营养液,采用链霉素和噻菌铜的混合液进行消毒处理;将待移栽组培幼苗移栽到定植篮中,用陶粒固定,维持培育环境温度≤30℃,喷雾施加营养液。本发明移栽方法中组培苗3‑4天即可长出新根,存活率高达90%以上,两个月即可长出10g左右大小的小球茎,使得全年可以进行多批次的魔芋种生产,大大提升了魔芋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魔芋组培苗高效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又叫蒟蒟、鬼芋、鬼头,中国古代又称妖芋,自古以来就有“去肠砂”之称,为天南星科,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魔芋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魔芋的球茎富含葡甘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医用和食用价值,其性寒、味辛、有毒,主要功能为消肿、攻毒,外用主治痈疮、肿毒、结块等症,以及毒蛇咬伤、颈淋巴结核、疝气等。魔芋加工后作为食品,是一种凝胶食品,保健作用突出,纤维含量高,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人体消化吸收,消除心血管壁上的脂肪沉淀物,对肥胖、便秘、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疗效。因而魔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生物等领域。
魔芋在生产推广上主要是利用芋鞭及球茎进行无性繁殖,其繁殖系数较低,一般只能产生4-6条根状茎,加上用种需求量大及各品系世代不纯等原因,使得新品种的扩繁和迅速推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几年,利用组培快繁技术使得利用根状茎和球茎进行产业化繁殖成为可能,大大缩短了繁殖时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种芋繁殖系数低、种源不足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组培苗土壤移栽存活率很低,直接影响到这项技术的落实和应用,为此,本申请探索了一种魔芋组培苗高效移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移栽方法中组培苗3-4天即可长出新根,存活率高达90%以上,两个月即可长出10g左右大小的小球茎,使得全年可以进行多批次的魔芋种生产,大大提升了魔芋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魔芋组培苗高效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长势良好、基部带根的组培幼苗放置在温度≤30℃、湿度为60-80%的透光通风处培养两周,得炼苗后的组培幼苗;
S2:配制pH为5.5-7.0、EC值为250-400μs/cm的营养液,采用链霉素和噻菌铜的混合液对S1中炼苗后的组培幼苗基部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为15-20min,得待移栽组培幼苗;
S3:将S2中的待移栽组培幼苗整株移栽到定植篮中,用陶粒固定,维持培育环境温度≤30℃,喷雾施加S2中配制的营养液,以500-600ml/min的速率每40-50min喷雾一次,喷雾持续时间为1-2min,38-42天后,以500-600ml/min的速率每20-30min喷雾一次,喷雾持续时间为5-10min,两个月后收获球茎,可作魔芋种。
优选的,S1的组培幼苗是在培养瓶中培养而成,并且所述S1中组培幼苗培养一周时拧松瓶盖,培养两周时完全打开瓶盖,然后加入灭菌水至刚漫过培养基表面。
优选的,所述链霉素的浓度为3000mg/L,所述噻菌铜的浓度为4000mg/L,并且两者以体积比1:1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藕田套养龙虾生态种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苗的大田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