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结合p-n复合催化剂光解水产生氢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0744.4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赟;童春杰;杨欢;田伟松;王延吉;赵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结合 复合 催化剂 光解 水产 氢气 方法 | ||
本发明的为一种蓝藻结合p‑n复合催化剂光解水产生氢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n复合催化剂加入到光催化反应器中,然后再于反应器中加入含有蓝藻的溶液;将反应器接入光反应系统,抽真空后充入氩气至一定的负压,开磁力搅拌,然后光源照射下进行光催化反应,得到氢气。所述p‑n复合催化剂包括:CuCrO2‑WO3、CuAlO2‑WO3、CuCrO2‑ZnO、CuAlO2‑ZnO、CuCrxAl1‑xO2‑WO3、CuCrO2‑MoyW1‑yO3、Cu2O‑WO3和CuCrxAl1‑xO2‑MoyW1‑yO3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利用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分解水产生氧气的特性,促进光解水产氢速率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解水制氢领域,具体为一种蓝藻结合p-n复合催化剂光分解水产生氢气的方法。
技术背景
借助半导体催化剂的作用,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氢气是洁净化制氢的理想途径之一,但单一组成的催化剂很难表现出理想的活性。p型半导体物质具有较负的导带底电位,吸收光子后能够产生具有较强还原能力的电子来还原H+放氢,n型半导体物质具有较正的价带顶电位,吸收光子后能够产生氧化能力较强的空穴来氧化水放氧,同时释放H+,而p型半导体物质中的光激发空穴和n型半导体物质中的光激发电子在二者界面的异质节处复合,可促进各自体内光激发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实现水的完全分解。不过,由于光激发空穴氧化水放氧的反应,2H2O+4h+==O2+4H+,为四电子过程,较难进行,成为了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控制步骤,抑制了氢气的产生,降低了氢气的生成速率,使得已报道的p-n复合催化剂体系光催化效率较低。
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分解水产生氧气,同时形成H+,正好可以弥补现有p-n复合催化剂体系的不足,因而蓝藻结合p-n复合催化剂光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是一个有前途的构想。专利CN104340957.B报道了一种光合系统II和半导体杂化体系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方法,该方法与上述构想有相似性,该专利要求将光合系统II和担载金属助催化剂的半导体材料直接耦合,并分散在含有电子载体的缓冲溶液中,可见光照射下,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述光合系统II由高等植物、藻类或者蓝细菌为原料分离制备得到;所述金属助催化剂为Pt、Pd、Ru、Rh、Ni、Mo、Cd、Pb、Co、Au、Ag,以及这些金属的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半导体材料为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硒化物、单质硅、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所述电子载体为铁络合物、钴络合物、2,6二氯酚靛酚和醌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电子载体的浓度为0.01mM-50mM;所述缓冲溶液为甲基对苯醌、苯基-P-苯醌、2,6-二氯苯醌、2,6二甲基苯醌、杜醌中的一种或几种。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将含有光合系统II的原料,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通过细胞破碎、离心分离或层析分离、去污剂切割保护等步骤得到光合系统II;光解水的反应液中需要加入成分较为复杂的电子载体和缓冲溶液。这就使得过程的影响因素及限制条件较多,过程的稳定性较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了一种蓝藻结合p-n复合催化剂光解水产生氢气的方法。在p-n复合催化剂光催化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蓝藻,利用蓝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分解水释放氧气,并产生H+的特性,大幅度提高光催化分解水的产氢速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蓝藻结合p-n复合催化剂光解水产生氢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