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碰撞后车辆安全系统触发时刻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1573.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习波波;赵凯龙;徐静;李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碰撞 车辆 安全 系统 触发 时刻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碰撞后车辆安全系统触发时刻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主回路、目标对象、验证回路和采集装置,所述主回路、目标对象和验证回路依次相通;所述主回路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目标对象,且进一步传输至所述验证回路中;所述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完全触发时间;所述验证回路用于验证得到所述完全触发时间与理论触发时间的关系。本发明能够精确且直观地获取车辆在碰撞后,其安全系统的触发时刻;且整体测量装置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碰撞后车辆安全系统触发时刻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辆乘员保护系统中,目前,安全气囊与安全带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装置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安全气囊或安全带点爆时间的准确性对于乘员伤害的损伤程度至关重要。其中,安全气囊或安全带的点爆时间由ACU(Airbag Control Unit)气囊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ACU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采集试验及相关算法进行验证点爆指令时间的准确性。
目前,在汽车安全开发中,安全气囊或安全带等安全系统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试验进行采集、标定及验证。在进行ACU点爆功能的验证过程中,需要通过外部数据采集设备采集ACU点火时间,即气囊或安全带点爆时间,而气囊或安全带点爆时间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乘员伤害评估。现有技术中,测量ACU点火回路的点爆时间通常采用电流钳传感器,主要利用霍尔效应感应变化电流,测量出电流变化时间,从而得到气囊或安全带点爆时间;但是,该方法并不能直观地监测出点爆时刻,且传感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碰撞后车辆安全系统触发时刻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碰撞后车辆安全系统触发时刻的测量装置,包括主回路、目标对象、验证回路和采集装置,所述主回路、目标对象和验证回路依次相通;
所述主回路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目标对象,且进一步传输至所述验证回路中;
所述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完全触发时间;
所述验证回路用于验证得到所述完全触发时间与理论触发时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
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外部是否存在碰撞信号,
所述第二检测器用于在外部存在碰撞信号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碰撞信号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若是,则触动所述主回路发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回路包括整流电路、第一分流电阻、控制电路和显示变换器,所述整流电路、第一分流电阻、控制电路和所述显示变换器依次相通;所述控制电路的导通控制所述显示变换器的显示状态,且所述显示变换器与所述采集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检测器,
所述第三检测器用于判断所述控制电路的流经信号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所述控制电路导通,所述显示变换器开始变换显示状态,同时所述采集电路进行完全触发时间的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电路;所述第一分流电阻与所述全桥电路串联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光耦开关器件;所述显示变换器包括闪光灯,所述采集装置包括高速摄像机,所述高速摄像机通过对所述闪光灯亮灭状态的检测获取所述完全触发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回路包括ACU气囊控制器;所述目标对象包括气囊或安全带,所述目标对象具有由自身电阻产生的第二分流电阻;所述第一分流电阻与所述第二分流电阻相比,所述第二分流电阻的分流作用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软接头试验工装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一体式电气线路智能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