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1804.4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02F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质水 纳米离子 制备 碱性离子 清水 矿物质元素 速度搅拌 有效预防 活性氧 球清洗 弱碱性 放入 富含 制作 取出 疾病 生产 | ||
1.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其特征为,其步骤如下:
(1)制备纳米离子陶球
①以石墨为原材料制备与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的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
②将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可拆卸的固定在烧结模具中,在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的外部涂覆一层脱模剂;
③按质量百分比计称取贝壳粉末46-55%、沸石粉末38-43%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加入烧结模具中烧结成型得到陶球主体;
④取下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冷却后取出陶球主体,陶球主体上与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相对应的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
⑤按质量百分比计将贝壳粉末20-26%、沸石粉末55-58%、竹炭粉12-14%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注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进行二次烧结即可得到纳米离子陶球;
(2)制备矿物质水
①将纳米离子陶球清洗干净后放入清水中,每1L清水中放入10-20颗纳米离子陶球;
②静置2-3h后,以60r/min的速度搅拌2min;
③继续静置2-3h,取出纳米离子陶球即可得到矿物质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步骤(1)制备得到的纳米离子陶球,包括陶球主体,陶球主体为圆柱体结构,陶球主体中沿其轴线方向设有1个一端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6个一端开口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18个一端开口的第三凹槽,每个第二凹槽与3个第三凹槽对应设置,第三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36个一端开口第四凹槽,每个第三凹槽与2个第四凹槽对应设置;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结构,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口端位于同一侧,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的开口端位于同一侧,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边长分别为L1、L2、L3和L4,L2=0.8*L1,L3=0.8*L2,L4=0.8*L3;
第一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1,第二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2,第三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3,陶球主体的半径为r1,r1-h3=h3-h2=h2-h1;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均设有填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其特征为,陶球主体的半径r1=1-3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其特征为,陶球主体的长度为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步骤(1)③和(1)⑤中所述的贝壳粉末由白玉贝、夜光贝、五爪螺、猪母螺、珍珠贝、贞洁螺、七角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研磨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步骤(1)③和(1)⑤中所述的贝壳粉末的粒径为80-150nm,沸石粉末的粒径为80-2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碱性离子矿物质水制作方法,其特征为,烧结模具包括模具框架,两个模具侧壁可拆卸的固定模具框架的两端,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三支撑骨架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其中一个模具侧壁上,第二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另一个模具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未经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8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