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转以太网的电子拣货标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1852.3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飞;冯康;束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以太网模块 标签系统 以太网 按钮 拣货 小尺寸液晶显示屏 抗干扰能力 双色指示灯 指示灯颜色 分支连接 货物信息 显示模块 单按钮 上位机 双色灯 按下 内存 电源 隔离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N转以太网的电子拣货标签系统,包括电子标签、CAN总线、CAN总线分支、CAN转以太网模块,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CAN总线分支连接到所述CAN总线上,所述CAN总线连接所述CAN转以太网模块,通过所述CAN转以太网模块,实现所述电子标签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所述电子标签包括ARM微处理器模块、电源、内存、按钮、双色灯、显示模块、隔离CAN收发器。CAN总线通讯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接入大量电子标签,通过CAN转以太网模块,电子标签和ERP系统可以方便地对接。采用单按钮与双色指示灯,按下按钮时指示灯颜色切换,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小尺寸液晶显示屏,显示货物信息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AN转以太网的电子拣货标签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仓储物流拣货标签很多仍然没有实现无纸化,或者处于半电子化。为了提高拣货的效率,准确率,减低拣货成本,使货物交付给客户的时间缩减,那么电子拣货标签必然成为仓储首选。
公开号为CN203311461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灯光指引的电子拣货标签,该文件所述的带灯光指引的电子标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拣货效率,但是按键功能复杂,LED数码管显示信息有限;该发明采用的工业总线通讯速率低,不能有效接入ERP中心。
公开号为CN202939630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子标签,该文件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电子标签,直接将CAN数据接入PC,需要PC端额外的CAN接口,另外使用的微处理器没有集成CAN控制器,电路结构复杂,以上都增加了电子标签的成本。
公开号为CN101894287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定位方法,该发明所述的电子标签是基于无线通讯模块。
现有的电子标签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功能单一,一个标签对应一种货物,在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使用成本较高。
2、现有技术很多采用485总线通信方式,如果接入的电子标签数量过多,容易出现数据丢包,信息错误帧,且无法进行错误帧处理,抗干扰能力差;受限于485总线本身通讯速率慢,无法进行信息的高速交互,另外无法直接接入以太网,增加软件开发成本。
3、电子标签的按键结构复杂,存在两个以上的功能按键,仓储人员的学习成本高,影响取货效率。
4、现有技术多采用LED数码管显示货物存取信息,显示信息有限,LED数码管体积大,不利于电子标签的小型化。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容量大、通信快速可靠、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电子标签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子拣货标签系统接入标签量有限、通信速度慢易受干扰、操作不便、不方便ERP系统对接的问题,以及电子标签显示信息有限,体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AN转以太网的电子拣货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标签、CAN总线、CAN总线分支、CAN转以太网模块,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CAN总线分支连接到所述CAN总线上,所述CAN总线连接所述CAN转以太网模块,通过所述CAN转以太网模块,实现所述电子标签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包括ARM微处理器模块、电源、内存、按钮、双色灯、显示模块、隔离CAN收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内存为FLASH内存。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直流稳压电源,输入为12V到36V,输出为5V和/或3.3V。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为单按钮,所述双色灯的状态受所述单按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