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病害农业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2460.9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阴县科农魔芋种植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725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业防治 魔芋病害 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 科学种植 区域条件 区域种植 有效防治 魔芋 土质 种植 栽培 生长 土壤 防治 培育 制定 管理 | ||
1.一种魔芋病害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农业防治:根据区域条件制定区域种植周期和种植规律,选择适合种植的土质,具体包括:
A、选择PH值为6.5-7.5的中性土壤,在冬季进行深翻细耕清除杂草,并喷施杀虫剂,在冬种或春种时再次进行细耕,让土壤在松软细腻状态下进行播种;
B、重茬旱地在采挖时,首先将每亩50公斤生石灰喷施在土壤后再进行采挖;然后进行深耕,到春种时再进行细耕;
C、有水源田块的重茬地,在采挖后深耕时将每亩50公斤生石灰喷施在土壤中,进行一周左右的水灌浸泡,进行杀菌、调节酸碱度;
D、土壤轮茬:种植采用固定行距,采用50×40或40×40cm行距种植魔芋种植行,采用留沟管理模式,管理沟中种植套种行;在收挖时直接采用先撒生石灰、后挖魔芋的方法;
E、自动轮茬:采用种植行和套种行自动轮茬,在种植时第一年先套种行后种植行、第二年先种植行后套种行,以此交错进行;
(2)种芋农业防治:引进和培育良种进行栽培,主要包括:
A、选择适宜种植的良种进行引种,引种由专业人员进行,且通过调运、政府监管,保证引种质量;
B、由无病害商品芋进行一代种繁育,采挖商品芋时,在晴天、无太大潮湿的情况下进行;边挖边分检,仔芋就地分检选种,在表皮潮湿、新鲜状态下进行仔芋的分检,剔除损伤、病变的种芋,优良的仔芋就地采用紫外线晾晒消毒,夜间通风透气,第二天继续晾晒至表皮变干、水份晒至10-20%后,装筐运输;
C、种芋种植过程中,在施底肥和追肥时加拌毒死蜱,进一步减少土壤中的细菌源;
(3)细菌性病害农业防治:具体为:
A、立体套种:最佳立体套种为玉米,在农历4月20日前后,进行中茬玉米套种;魔芋进入膨大期时,追肥补钾即可;
B、雾喷补潮;
(4)真菌性病害农业防治:具体包括:
A、“三沟”立体种植:小块以主沟、腰沟、排水沟进行种植,大块以10×5m分块后,按“三沟”种植;
B、种芋越冬:在起垄覆盖地膜,留沟透气排湿;在小雪前,土壤干燥或有潮无湿情况下,除草后进行地膜覆盖,在立春后的雨水前去膜并除草;在高于零度的地区,除草后在起垄覆盖节杆杂草自然越冬;
C、杜绝大树边种植魔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病害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立体套种方法:根据种植行距标准在魔芋种植双行中间进行套种,玉米株距为35cm为宜,在玉米达到20-30cm高后,进行除草、追肥、垒根处理;在玉米达到一米高后,进行拔草,去40cm以下角叶,由沟中抽土再次垒根;在玉米成熟后,不砍玉米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病害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三沟”立体种植具体方法:
1)在进行土壤处理时先用人力或小型挖土机进行主沟和腰沟处理,将余土赶平并进行细耕备种;
2)魔芋种植时,种植行抽沟深10cm进行排种,覆盖10cm土后,在种植行中间进行施肥,再由套种行抽土覆盖;
3)套种玉米时,选择套于魔芋行中间或魔芋行侧边均可,玉米在魔芋行侧10cm左右;
4)魔芋进入膨大期,排管理沟行中存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病害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B、雾喷补潮具体包括:无论海拔高低,旱地水田按照每一百亩建一座水池,在魔芋出苗后到膨大期,在雨后第三天进行雾喷叶面进行补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阴县科农魔芋种植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汉阴县科农魔芋种植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4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魔芋立体垄种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魔芋高温病变农业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