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碳陶复合材料的反应熔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2970.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9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仝永刚;白书欣;梁秀兵;胡永乐;叶益聪;蔡志海;谢新琪;祝文涛;许凤凰;漆陪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C04B35/65;C04B35/6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复合材料 反应 装置 | ||
1.一种制备碳陶复合材料的反应熔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熔渗装置由感应加热系统、熔融金属升降系统、样品夹持装置、在线观察视窗、测温系统、循环水冷炉体和真空控制系统组成;
感应加热系统由感应加热器(101)和加热线圈(102)组成,感应加热器(101)通过加热线圈(102)与熔融金属升降系统中的坩埚(204)连接;
熔融金属升降系统自下而上依次由步进电机(201)、可升降样品台(202)、隔热垫块(203)和坩埚(204)组成;循环水冷炉体构成封闭的烧结炉内空间,熔融金属升降系统的可升降样品台(202 )、隔热垫块(203)和坩埚(204)位于烧结炉内,烧结炉外的步进电机(201)通过电信号控制可升降样品台(202);所述隔热垫块(203)由多孔陶瓷制成,厚度为10-30mm,耐热温度高于1800℃;所述坩埚(204)由石墨材料制成;
可夹持实验样品(302)的样品夹持装置(301)连接在循环水冷炉体并可在烧结炉内移动,以便实验样品(302)进出坩埚(204);
循环水冷炉体上设有在线观察视窗和测温孔(501),便于测温系统监测温度;所述在线观察视窗由玻璃视窗(401)、位于其下方的挡板(402)和挡板连接支架(403)组成;
挡板(402)通过挡板连接支架(403)固定于循环水冷炉体上,挡板(402)可在烧结炉体内部旋转改变位置,透过玻璃视窗(401)观察时,旋转移开挡板(402),观察完后旋转挡板(402)使其挡住玻璃视窗(401),防止炉内热辐射对玻璃视窗造成不利影响,玻璃视窗所用材料为石英玻璃;
所述测温系统由测温孔(501)、测温仪(502)、计算机(503)组成,测温仪(502)通过实时监测位于循环水冷炉体上的测温孔(501),将测得的温度数据传输入计算机(503)中,测温孔所用材料为石英玻璃;通过设置在线观察视窗和测温孔,以及测温系统,从而使所述反应熔渗装置在制备碳陶复合材料时可以在线实时进行观察,便于及时了解熔渗情况,控制工艺过程;
所述真空控制系统与循环水冷炉体连接,以控制烧结炉内的真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熔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器(101)采用中频或者高频加热,功率为30-100kW。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熔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金属升降系统中,步进电机(201)带动可升降样品台(202),实现可升降样品台(202)的升降,升降距离为5-100mm,控制精度为±0.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熔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夹持装置(301)可夹持或脱卸实验样品(3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熔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仪(502)为双比色红外测温仪,测温范围为600-3000℃。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反应熔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冷炉体由炉盖(605)和炉体(606)组成;
其中炉盖(605)上设有炉盖循环水进水口(603)、炉盖循环水出水口(604);
炉体(606)上设有炉体循环水进水口(601)、炉体循环水出水口(602)和放气阀(607)。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反应熔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控制系统由压力表(701)和真空泵(702)组成,所述真空泵(702)具有机械泵和扩散泵两级,可实现烧结炉内真空度最高达到5×10-2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9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