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缩纳米脂肪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3930.3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5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吴引弟;廖选;蒋笑;李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纳米 脂肪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浓缩纳米脂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离心去水:提取和离心小颗粒脂肪,去除下层液体层;
(2)纳米脂肪的制作:将步骤(1)获取的脂肪切割,再过滤;
(3)负压离心:将步骤(2)获得的脂肪负压离心,所述负压范围是0-18kPa,包括将两个螺旋注射器通过注射器转换器连接,每个注射器里面平均放置所述步骤(2)获得的脂肪,然后同时将两个注射器拉至最大刻度,然后恢复原脂肪所在刻度;
(4)第二次离心:将步骤(3)获得的脂肪离心,中层即是浓缩的纳米脂肪;
所述浓缩的纳米脂肪相对于步骤(2)所得纳米脂肪的浓缩倍数为8.2±1.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注射器的型号为1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小颗粒脂肪的温度保持在3-5℃;步骤(2)中,将步骤(1)获取的脂肪先用2.4mm的双螺母连接器各切割30次,再用1.2mm的双螺母连接器切割30次,再用500目筛网过滤。
4.一种浓缩纳米脂肪,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缩纳米脂肪在制备基质血管成分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用生理盐水配置胶原酶;
(2)在离心管里加入所述浓缩纳米脂肪与步骤(1)获得的胶原酶,所述浓缩纳米脂肪与步骤(1)获得的胶原酶的体积比是1:1;
(3)将步骤(2)获得的玻璃容器放在恒温摇床中消化;
(4)将步骤(3)获得的玻璃容器离心后,去除上层和中层的液体,留取下层混合物;
(5)向步骤(4)获得的玻璃容器加入生理盐水,重悬细胞,过滤去除条索脂肪结构,离心;
(6)用生理盐水冲洗步骤(5)获得的细胞,离心,获得基质血管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浓缩纳米脂肪在制备基质血管成分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胶原酶的浓度是0.1%-0.2%;所述步骤(3)中恒温摇床的温度是37℃,恒温摇床的的转速是200-300次/分钟,消化时间是30-45min;所述步骤(6)中用生理盐水冲洗步骤(5)获得的细胞的次数是三次,所述离心是以300-500g离心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缩纳米脂肪在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所述浓缩纳米脂肪和抗凝血,所述浓缩纳米脂肪和抗凝血来自同一个体;
(2)将步骤(1)获得的抗凝血离心,留下中间白膜层和上清液;
(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离心,留下上清液和下层血小板沉淀,重悬沉淀,留下下层血小板;
(4)取下层血小板检测血小板浓度,当下层血小板浓度倍数保持全血的血小板浓度在4-6倍之间,即为富血小板血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浓缩纳米脂肪在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米脂肪和抗凝血的体积比是50ml:20ml;步骤(3)中留下上清液的体积是2-3ml。
9.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缩纳米脂肪在制备浓缩纳米脂肪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移植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纳米脂肪与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的体积比是1-3:1,所述浓缩纳米脂肪与富血小板血浆来自同一个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39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