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好的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4522.X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04;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性能 制备 导电性能 陶瓷 电导率 三氧化二铬 氧化石墨烯 动物蛋白 碳酸氢钠 制备工艺 刚玉粉 偶联剂 重量份 赤泥 戊醇 粘土 钴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好的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粘土38‑54份、氧化石墨烯5‑9份、刚玉粉4‑6份、三氧化二铬1.5‑2.4份、丁戊醇8‑12份、钴粉0.03‑0.08份、碳酸氢钠4‑5份、赤泥12‑15份、偶联剂1‑2份、动物蛋白0.8‑2份和白敛2.5‑4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成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导率,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使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陶瓷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好的陶瓷。
背景技术
陶瓷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如今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陶瓷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出现了许多新的种类,导电陶瓷就是其中一种,导电陶瓷常应用于传感器、加热器件和储能电极。导电陶瓷加热时,处于原子外层的电子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以便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力,而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自由电子。现有的导电陶瓷虽然满足了人们导电的使用需求,但是导电陶瓷的强度和韧性仍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工作人员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好的陶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好的陶瓷,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粘土38-54份、氧化石墨烯5-9份、刚玉粉4-6份、三氧化二铬1.5-2.4份、丁戊醇8-12份、钴粉0.03-0.08份、碳酸氢钠4-5份、赤泥12-15份、偶联剂1-2份、动物蛋白0.8-2份和白敛2.5-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粘土包括高岭土、蒙脱石、蛭石和伊利石中的至少一种,动物蛋白包括家禽、家畜和鱼类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刚玉粉的粒度为60-90目,钴粉的粒度为20-30目。
所述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好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白敛进行微粉化处理然后向其中加水蒸煮提取2-4次,抽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55-64摄氏度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6的清膏,得到白敛清膏;
步骤二,将钴粉、赤泥、粘土、氧化石墨烯和三氧化二铬在球磨机中混合研磨并且过300-450目筛,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三,将动物蛋白在碱性溶液中浸泡30-45分钟,得到改性动物蛋白;
步骤四,将刚玉粉和碳酸氢钠加入丁戊醇中并且超声分散30-5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五,将白敛清膏、第一混合物、改性动物蛋白、第一混合溶液和偶联剂混合,再向其中加入总重量6-10%的水并且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采用干压法干压成条状复合物样品,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以6-8摄氏度/分钟的速率升温至460-510摄氏度并且保温50-80分钟,然后以4-6摄氏度/分钟的速率升温至780-860摄氏度并且保温1.5-3小时,最后以2-3摄氏度/分钟的速率升温至1040-1080摄氏度并且保温3-5小时,自然冷却即可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碱性溶液采用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成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导率,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使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