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4687.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宝;严清波;贺建友;储林兴;陆承星;张盛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3 | 分类号: | G02B1/113;G02B1/14;G0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262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透防 红外 镀膜 树脂 镜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包括镜片基体和基体内外两面的加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面的加硬层表面都镀有对近红外光具有反射作用、对可见光具备增透减反射作用的增透防红外膜层,该镜片的反射主波长范围在450~500nm;所述的增透防红外膜层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铟锡、二氧化锆、二氧化钛和防水层组成的8或9个分层,所述增透防红外膜层的最外层是防水层材料;所述增透防红外膜层为8个分层时,厚度为472~552nm,所述的增透防红外膜层为9个分层时,厚度为467~514nm,防水层的厚度为13~18nm;所述的防水层材料是金属氟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该树脂镜片的可见光透过率达到96%以上,近红外700~1050nm范围的透过率在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透防红外膜层包括9个分层,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层二氧化锆层,第二层二氧化钛层,第三层二氧化锆层,第四层二氧化硅层,第五层二氧化锆层,第六层二氧化钛层,第七层氧化铟锡,第八层二氧化硅层,第九层防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二氧化锆层厚度为35~40nm;第二层二氧化钛层厚度为60~65nm;第三层二氧化锆层厚度为30~35nm;第四层二氧化硅层厚度为155~165nm;第五层二氧化锆层厚度为6~8nm;第六层二氧化钛层厚度为92~98nm;第七层氧化铟锡层厚度为4~7nm;第八层二氧化硅层厚度为72~78nm;第九层防水层厚度为13~18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透防红外膜层包括8个分层,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层二氧化硅层,第二层二氧化钛层,第三层二氧化硅层,第四层二氧化钛,第五层二氧化锆层,第六层氧化铟锡层,第七层二氧化硅层,第八层防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二氧化硅层15~22nm,第二层二氧化钛层115~130nm,第三层二氧化硅层175~190nm,第四层二氧化钛25~35nm,第五层二氧化锆层55~70nm,第六层氧化铟锡层4~7nm,第七层二氧化硅层70~80nm,第八层防水层13~18nm。
7.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在镜片基体的两面浸涂加硬层后,再在加硬层的表面真空镀制增透防红外膜层;所述真空镀制增透防红外膜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待镀制的镜片放入真空蒸发镀膜室,利用磁场偏转电子束依次蒸发物料在加硬层上镀膜;镀膜室温度设定在50~60℃,真空抽至2.0×10-5Pa时启动电子枪并设定各层烧药蒸发速率,打完电子枪后开始蒸镀药品,此时的真空度达到1.5×10-5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6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保持具以及电线束
- 下一篇:一种房车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