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毛纱纺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4869.4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景春;陆建华;周卫东;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1H4/32;D01H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毛纱 纺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毛纱纺织机构,包括分梳箱,分梳箱中转动设有分梳辊及驱动分梳辊的动力装置,分梳箱中在分梳辊的进料侧分别设有第一喂入罗拉和第二喂入罗拉,分梳箱中在分梳辊的出料侧设有单纤气流分离器,单纤气流分离器的出口处通过罩杯与网线针筒相连接,网线针筒的进线口设有单纤聚焦器;罩杯包括圆筒状的杯体,杯体上部设有两个网纱原线进孔,杯体下部相对设有两个吸风孔,吸风孔通过管道与吸风装置相连接。本机构可以增加分梳有效负压流、降低了分梳辊速度、使单纤实现聚焦转移从而提高生产的喷毛纱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毛纱纺织机构。
背景技术
喷毛纱是用一个网状纱线包住内部松散无序的纤维,使其具有轻而蓬松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喷毛纺织机构为了将纤维很好地灌入网带内,分梳辊需要高速运转,但是过高的运转速度使得部分纤维被粉碎性的损伤,即使被灌入网带内也极易出现掉毛问题,另外分疏后的纤维被高速喷出分梳箱后随即蓬松开,致使喷出的纤维只有部分进入网带中,进而使得生产出的喷毛纱不够饱满,不仅导致喷毛纱质量不高,而且由于纤维量少网带无法很好地对纤维进行收紧,进一步加剧了掉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分梳有效负压流、降低了分梳辊速度、使单纤实现聚焦转移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喷毛纱纺纱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毛纱纺织机构,包括分梳箱,分梳箱中转动设有分梳辊及驱动分梳辊的动力装置,分梳箱中在分梳辊的进料侧分别设有第一喂入罗拉和第二喂入罗拉,分梳箱中在分梳辊的出料侧设有单纤气流分离器,单纤气流分离器的出口处通过罩杯与网线针筒相连接,网线针筒的进线口设有单纤聚焦器;罩杯包括圆筒状的杯体,杯体上部设有两个网纱原线进孔,杯体下部相对设有吸风孔与进风孔,进风孔直径小于吸风孔,吸风孔通过管道与吸风装置相连接;单纤聚焦器包括圆筒状的与针筒相连接的底座,底座上绕底座轴线周向均布有若干导纱块,相邻导纱块间间距不小于针筒上网纱钩针的宽度,导向套套设在所有导纱块的上部;单纤气流分离器靠近分梳辊的部分设有与分梳辊表面相配合的弧形面,单纤气流分离器中设有导通分梳箱和罩杯的纤维传出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纱块上表面向靠近底座中心的方向向下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罩杯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弧状的半杯合围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纤维分梳箱出口装置单纤气流分离器,再与之连接罩杯,罩杯侧下端有一进风口与吸风口相对接,自上而下形成几乎闭合的管道,开机状态下在罩杯内形成负压流;这样开动机器,分梳出来的单纤随负压流下移,单纤聚焦器随针筒运转产生向心力将下移的单纤形成螺旋状。全送入网带中,使得喷毛纱内纤维长度适宜,而且单纤聚焦器随针筒运转产生向心力将下移的单纤稍作加捻形成螺旋状送入网带中心,得到的喷毛纱内部纤维紧实,网带包覆可靠,极好地解决了喷毛纱掉毛问题;而且成品喷毛纱圆润度好、膨松、轻柔、条干更匀,织物衣片附着空气层丰富,布片上目好看,纹理清楚,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外观轻盈,可以做多种花式纺纱。
由于负压的作用以及单纤聚焦器随针筒旋转产生向心力,分梳后的单纤受向心力的螺旋引导,导纱块上表面向靠近底座中心的方向向下倾斜,使得单纤可以更好地进入单纤聚焦器。
由于罩杯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弧状的半杯合围而成,使得罩杯的使用变得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罩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单纤聚焦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单纤聚焦器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纤维与合成纤维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桑蚕丝多色并网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