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冷密闭散热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5566.4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顾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洛的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徐丰,张巨箭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散热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散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冷密闭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电器机箱正常情况是与大气直通的,众所周知电器原件在机箱内工作时都要发热,机箱是通过风扇吹入冷风,排出机箱内的热风达到降温效果的。但在特殊情况下,要求机箱在密闭的情况下使用,此时,电器原件散发的热量首先传导给与之接触的冷板,再由冷板传给机箱导轨,导轨再传给与之连接的机箱壳体,由机箱壳体把热量传导出机箱。只有当箱内的发热量与机箱壳体的散热量平衡时,机箱内的温度才会停止上升。电器原件在超过75度后就会降低其工作性能,直致烧毁。随着使用的电器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发热量也越来越多,仅靠上述的自然散热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目前,大功率电子密闭机箱主要采用以下散热技术:
1、采用双层机箱结构,在内外箱体之间形成冷却风道,内箱体与传统的结构一样,只是在内箱体的外表面增加了散热片,外箱体与大气相通,由风扇从外机箱吹入冷风,对内箱体外壳降温。这种方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但由于还是采用传统的传热方式,没有解决冷板与导轨之间的热阻问题,产如器件的热量需通过多次传导才能拍出机箱外,效率较低。
2、导轨板内置风道或水道,这种方式仅仅加强了导轨板的冷却速度,并有解决冷板与导轨的热阻问题,效率也不高。如果是水冷方式还需对水进行冷却才能达到循环使用,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冷密闭散热机箱,可以很好地解决产热器件的热量需通过多次传导才能拍出机箱外导致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直冷密闭散热机箱,包括箱体、隔板、盖板及至少两个的冷板,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成隔离腔和进风腔,相邻的两个冷板背靠背联接形成冷板组,冷板组的两个冷板之间设置有散热道,冷板安装于箱体隔离腔内,冷板组将箱体隔离腔分隔成至少两个的器件腔,盖板安装于箱体上以密闭器件腔,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以连接至风扇组使得风扇组将风送入进风腔,隔板上相应于冷板组散热道位置设置有连通进风腔和散热道的风道口,盖板上相应于冷板组散热道位置设置有连通散热道的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冷板组的两个冷板两端分别以其背面相互接触连接,该冷板中部向其正面方向凸起以形成散热道。冷板组的两个冷板两端分别采用螺纹连接后安装于箱体隔离腔内,且在两个冷板两端接触面上均设置有a导电橡胶密封垫。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散热效果,在散热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设置于冷板背面上,冷板正面上粘接有产热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确保器件腔的密封及电磁屏蔽效果,在冷板与箱体隔离腔底壁对接面和冷板与盖板对接面上均设置有b导电橡胶密封垫;以及,在箱体与盖板对接面上设置有c导电橡胶密封垫。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散热效果,在进风腔内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连接在隔板与箱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风扇组设置于箱体外壁上,箱体内设置有连通风扇组出风口与进风腔进风口的匀风腔。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箱还包括微处理器和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安装于器件腔内的冷板上,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并将冷板温度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预定程序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风扇组启停及转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直冷密闭散热机箱,将两个冷板背靠背联接形成冷板组并在冷板背面设置有散热道,在风流经散热道时与冷板进行热交换后直接将热量排出箱体外,实现对安装于冷板正面的产热器件及箱体器件腔直接散热;同时,利用隔板与箱体形成进风腔,在风流经进风腔时与隔板进行热交换后经散热道将热量排出箱体外,对冷板及器件腔传至隔板的热量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冷板安装后的箱体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板及散热翅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洛的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洛的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式线路板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生产线及食品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