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组合物粘度指数改进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5869.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仲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43/12 | 分类号: | C10M143/12;C10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245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组合 粘度指数改进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粘度指数改进剂,包括结晶度最小化的具有至少一种控制分布嵌段共聚物的氢化嵌段共聚物,提供一种基础油和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油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组分包括1‑30%的乙丙共聚物、0.0001‑1.0%的可控降解催化剂和余量的基础油,乙丙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0.5×105‑5.0×105,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1.6‑3.8,可控降解催化剂选自过氧类化合物或偶氮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V100为2.0‑10.0厘斯,其优点是:目的为解决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价格过高,增稠能力与切稳定性以及油品清净性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通过对二者进行烃重组,能够有效地改善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稠化能力、剪切安定性和低温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粘度指数改进剂。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汽车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而油膜的强度和韧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但是又不能用量过大,因为量过大时会产生平方关系的阻力,对转速影响极大,所以在用量上要特别注意。粘度指数改进剂通常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室温下一般呈橡胶状或固体。为便于使用,通常用150SN 或100SN 的中性油稀释为5 %~10 %的浓缩物。添加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多级油与相同粘度的单级油比较,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和平滑的粘温曲线,粘度指数改进剂通常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室温下一般呈橡胶状或固体。为便于使用,通常用150SN或100SN 的中性油稀释为5 %~10 %的浓缩物。添加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多级油与相同粘度的单级油比较,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和平滑的粘温曲线。这类高分子化合物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一般观点认为: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高分子线圈在高温下伸展,在低温下收缩。这种线圈形态的变化,使其在高温下增粘能力大,在低温下增粘能力小,从而改善了润滑油的粘温性能,粘度指数改进剂是用于制备多级内燃机油、液压油和齿轮油的主要添加剂,在润滑油中添加粘度指数改进剂,可获得低温起动性能好、高温下又能保持适当粘度的多级油,改进润滑油性能,提升润滑油档次,延长润滑油使用寿命,可使油品四季通用。目前,80%~90%的内燃机油为多级油,柴油机油很大部分也是多级油。随着发动机和机械设备向高速度、小体积、大功率方向发展以及环保节能的要求,对所使用的润滑油 粘度指数改进剂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从规格上一再提高对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剪切稳 定性的要求。改善剪切稳定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分子量, 这是以损失稠化能力D来提高剪切稳定性S的办法。
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不同化学类别的粘指剂,对油品的CCS低温粘度、粘度指数和高温高剪切粘度影响也不同。因此,选择不同种类及剪切稳定性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将会极大地影响油品中各组分的配比,由于原料价格较高极大地影响生产成本,其油品清净性或者增稠能力、剪切稳定性不能兼顾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目的为解决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价格过高,增稠能力与切稳定性以及油品清净性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通过对二者进行烃重组,能够有效地改善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稠化能力、剪切安定性和低温粘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仲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仲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