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向器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5979.2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4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安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器 抛光轮 工作台 耐压测试系统 正极 负极 抛光设备 电连接 技术方案要点 绝缘耐压测试 控制工作台 导体 抛光工序 生产效率 抛光 驱动件 有效地 指示件 导通 耐压 测验 转动 电源 承载 供电 侧面 融合 安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向器抛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换向器抛光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承载换向器的工作台、用于安置工作台的机体、置于工作台侧面的抛光轮,所述机体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工作台、抛光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抛光轮设置为导体;还包括耐压测试系统,所述耐压测试系统包括与抛光轮电连接的正极、与工作台电连接的负极以及用于判断正极、负极是否导通的指示件和用于向耐压测试系统供电的电源。本方案有效地将抛光工序与耐压测验工序融合,显著提高了换向器的生产效率同时又提高了绝缘耐压测试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换向器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换向器是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由圆柱形的绝缘载体以及导电的换向片组成。换向片的表面光洁度、绝缘载体的抗高压击穿能力是其技术参数的重要项。因此在换向器的加工过程中,必须要经过钢丝轮抛光工序以去除表面锈蚀、保证表面光洁度。而在换向器出厂前,还必须对换向器进行耐压测试,以确保其绝缘耐压性能合格。
如申请号为201710671573.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换向器打磨抛光设备,其包括工作台、载料盘、第一驱动机构、上料机构、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机构、卸料机构和控制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带动载带盘和支撑座转动实现了换向器的抛光作业。
又如申请号为CN201420813227.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换向器耐压检测机构。包括片间耐压检测单元和片轴耐压检测单元,所述片间耐压检测单元和片轴耐压检测单元均包括固定架,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的测量头,以及用于推动测量头上下运动的推送气缸,其中,所述测量头包括测量架,测量架上设有与高压测试仪相连的2个电极,以及若干个与被测换向器接触片数量一致的弹性测试针;测量头正对的检测工位上均设有绝缘板,防止检测时工作台导电。上述结构利用耐压检测单元实现了对换向器的绝缘耐压测试。
从上述文献可知,目前的主流技术均是将抛光、耐压测试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工序分别进行作业、测试,使得换向器生产的效率受到限制,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器抛光设备,其有效地将抛光工序与耐压测验工序融合,显著提高了换向器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向器抛光设备,包括用于承载换向器的工作台、用于安置工作台的机体、置于工作台侧面的抛光轮,所述机体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工作台、抛光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抛光轮设置为导体;
还包括耐压测试系统,所述耐压测试系统包括与抛光轮电连接的正极、与工作台电连接的负极以及用于判断正极、负极是否导通的指示件和用于向耐压测试系统供电的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向器被抛光时,利用带电的抛光轮以及工作台、换向器三者形成一断开的电路。而指示件则作为串连在电路中的一个指示部件。一旦换向器被测试电压击穿则指示部件得到产生状态变化,利用上述方案巧妙实现抛光工序与耐压测试工序的揉合,显著提高了换向器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轮包括带有轴孔的连接环、捆扎在连接环上的铜丝,所述连接环具有平整的侧面;
所述正极包括呈框形且开口朝向抛光轮的正导电架、滑移连接在正导电架内的碳刷、设置在正导电架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保持碳刷与连接环侧面抵触;
所述碳刷与电源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铜丝作为抛光轮的材料,既保证其具有适中的硬度有兼具良好的导电性。而利用碳刷与可导电的连接环接触实现了滑动状态下的电连接,结构稳定、安全,同时利用弹性件作为碳刷的磨损度补偿,有效延长了碳刷的更换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轮由电机驱动,所述连接环通过一绝缘轴套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安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安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角度打磨铁路配件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仿真靠模锤子柄形状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