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值守烟气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6106.3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轩;王斌;杨江涛;文虹镜;徐阳阳;车颖;梁菁;时金蒙;张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津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0 | 代理人: | 胡翠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控 移动终端 总控主机 主机 烟气检测系统 烟气检测装置 检测参数 无人值守 系统运行效率 远程桌面软件 独立连接 人工成本 数据通讯 远程操控 绑定 机具 发送 管理 | ||
一种无人值守烟气检测系统,包括烟气检测装置、分控从机、总控主机、移动终端;每一个所述的分控从机具独立连接有一台所述烟气检测装置,所述的总控主机通过远程桌面软件对所述分控主机进行远程操控,所述分控主机的检测参数数据仅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总控主机之间仅作检测参数数据通讯,每台所述分控主机均对应绑定独立的所述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拥有数据有序化管理、系统运行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烟气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检测是工厂环保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定期让操作人员用纯人工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既危险又效率低,而且检测后的数据共享,数据管理都是十分繁琐的。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诸如wifi和蜂窝网络的无线通讯模块对检测仪进行简单的操控,这种方式对于单机操作可能有一定可实施性,对于多台检测仪同时操作时,就显得乏力和混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烟气检测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有序的系统结构,从而合理的提升了烟气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同时自动化检测也不需要人员值守,降低了人员成本也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值守烟气检测系统,包括烟气检测装置、分控从机、总控主机、移动终端;每一个所述的分控从机具独立连接有一台所述烟气检测装置,所述的总控主机通过远程桌面软件对所述分控主机进行远程操控,所述分控主机的检测参数数据仅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总控主机之间仅作检测参数数据通讯,每台所述分控主机均对应绑定独立的所述移动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总控主机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参数存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总控主机内设置有报警模块,当所述总控主机与所述分控从机通讯过程出现报错时,所述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总控主机与所述分控从机通讯过程出现报错的情况为以下状况,
A1,所述总控主机无法与所述分控从机建立通信;
A2,所述分控从机无法与所述烟气检测装置建立通信;
A3,所述的烟气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中出现故障致使所述分控从机命令错误;
A4,所述主控主机的存储容量不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分控从机、所述的总控主机均与所述的移动终端之间通过WIFI或2G或3G或4G或5G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总控主机采用win server作为操作系统,调用Windows7Service Pack 1作为所述远程桌面软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烟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探头与检测仪器,所述的检测探头通过可控连接盒固接在被检烟管内,所述的可控连接盒的控制端与所述检测仪器连接并通过所述检测仪器与所述分控从机连接,所述可控连接盒至少具有一个受所述分控从机控制开闭的翻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可控连接盒包括盒体,所述检测探头的主体部以及所述可控连接盒的控制电路收纳至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的下部设置有一用于收纳所述检测探头的检测端的检测盒,所述翻盖通过伺服电机与所述检测盒连接,所述分控从机通过调节PWM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角从而控制所述翻盖的打开程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拥有数据有序化管理、系统运行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6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基于智能鞋的疾病预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