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林下套种补骨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6702.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3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忠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骨脂 油茶 遮荫 林下套种 栽培成本 土地资源 栽培 中药材栽培 节约土地 林地肥力 有效解决 搭棚 施底肥 油茶林 中草药 间伐 间苗 修剪 套种 杂草 整地 杂物 施肥 播种 林地 占用 增产 土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茶林下套种补骨脂的方法,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选择油茶林地、修剪间伐油茶树、细致整地、施底肥、播种、间苗6个步骤,有效解决现在人们栽培补骨脂存在的占用土地资源、增加栽培成本、产量低及品质不佳的问题。本发明充分利用油茶林下地的丰富土地资源和遮荫条件,套种中草药补骨脂,节约土地资源,不用人工搭棚遮荫,降低栽培成本,与纯土地栽培相比,产量提高10%~15%,而且油茶树底各种杂草、有害杂物完全被消除,为补骨脂施肥时增加油茶林地肥力,油茶增产增收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补骨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尤其是利用油茶林地套种补骨脂的方法,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茶,学名: 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得名。油茶全身是宝,茶油是世界公认质量最好的食用油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都高于橄榄油,对促进人民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同时它也是一种不干性油,可加工制成机器润滑油,铁器防锈油等,又是制造凡士林、肥皂、蜡烛等原料,是重要的出口物资。我国是世界上油茶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油茶林面积已经由2008年的4500万亩发展到现今的6400多万亩。在油茶产区,一般成林后油茶林每亩留油茶树90~100株,株行距大,空旷地多,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全国油茶林面积6400多万亩,目前在油茶林下搞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很少,油茶林下的土地一直是空闲的,只有丛生的杂草与油茶树争肥,每年林农还要消耗很大的劳力进行除草松土护林。
补骨脂又叫黑故子、破故纸、黑胡纸,为蔷薇目豆科补骨脂属1 年生草本植物,以果实入药, 含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内酯、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色烯查耳酮等成分。性大温, 味辛、苦,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之功效,补骨脂既是药用植物,又是生产中成药复方补骨脂颗粒和补骨脂注射液的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大,由于补骨脂野生资源不足,其药材及中成药的生产主要依赖栽培来源,现在人们栽培补骨脂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占用土地资源,二是采取人工搭棚遮阴措施,增加栽培成本,而且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不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茶林地套种补骨脂的方法,利用油茶林下的丰富土地资源和遮阴条件,发展补骨脂产业,促进林药双丰收,满足医药工业原料需求。
技术方案:本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选择油茶林地:选坡度小于15度,坡向为东向或东南向的油茶林地为套种补骨脂的油茶林。
2、修剪、间伐油茶树:选好油茶林后,将林下杂草清理,并对过密的油茶树进行修剪和间伐,保留油茶树密度为每亩80~90株。
3、细致整地:在距油茶树根0.6~0.8米以外进行全垦松土,深耕30~35厘米,注意不能伤及油茶树根,碎土耙平,沿等高线横向起畦,畦宽1~1.2米,高15~20 厘米,四周开排水沟。
4、施底肥:施入底肥,每亩施经过堆沤腐熟的农家肥4000 kg~4500㎏,将肥料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用锄头翻入土层内。
5、播种:时间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前先将种子用40~45℃温水浸泡5~6小时,后用清水洗掉种子表面的黏液,晾干,在畦面上按20㎝~25㎝的距离开播种沟,深4~5㎝,均匀撒入种子每条沟20~30粒,覆土0.8~1厘米,盖草,浇水保湿。
6、间苗 :当苗长出12~15厘米时进行间苗,拔除过密的苗,拔弱留强,去密留疏,留补骨脂苗的密度为行15~20株,然后进行常规管理。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忠,未经黄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6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黄熊猫树的采穗圃营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脆红李树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