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强膜基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6750.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侯明;郭胜惠;彭金辉;胡途;王梁;叶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27 | 分类号: | C23C16/27;C23C16/02;C23C16/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薄膜 预处理 粘附 钛片 制备 薄膜基体 电极 强膜 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 电极使用寿命 超声波清洗 电化学阳极 混合酸浸泡 金刚石脱落 薄膜材料 二次污染 强碱腐蚀 去离子水 弱碱浸泡 砂纸打磨 有机溶剂 钛片表面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膜基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钛片进行砂纸打磨、有机溶剂清洗、混合酸浸泡、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强碱腐蚀、弱碱浸泡等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钛片,以预处理钛片为基体,在预处理钛片表面进行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即得具有强薄膜基体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本发明制备的金刚石薄膜具有强薄膜基体粘附力,可避免其作为电化学阳极电极在服役过程中金刚石脱落,造成二次污染,降低电极的成本,提高电极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膜基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应对水体环境持续恶化问题,人们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众多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物理吸附法、生物法、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其中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已经成为处理有机废水的重要手段,开发合适的阳极材料是保证电化学降解的关键,以硼掺杂金刚石电极为代表的导电金刚石阳极材料,不仅具备析氧超电势高、电化学窗口宽、背景电流小等优异的电化学特性,而且具有超低有机残留物吸附等优点。但硼掺杂金刚石电极机械性能和长期耐腐蚀性难以满足工业要求,而钛是几乎唯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足够的机械性能,又具备优异的低温抗腐蚀能力性能的低成本基体材料,所以钛基金刚石薄膜是电化学阳极氧化法中阳极材料的最佳选择。但是由于在钛片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钛片在高温下很容易形成碳化钛中间层,而钛、碳化钛、碳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这种差异会影响金刚石薄膜和基体的结合力,导致金刚石的分裂和剥离。
目前,增大膜基结合力的方法有机械打磨法和增加过渡层法。机械打磨法是利用砂纸将钛片进行打磨,改变基体表面粗糙度,但在沉积金刚石薄膜过程中,金刚石薄膜和基体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的热应力,膜基结合力依旧很小;增加过渡层法是利用溅射的方法在钛片上先沉积一层与钛和碳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小的金属,比如钼,再在其上沉积金刚石薄膜,此种方法虽然能增大膜基结合力,但钼属于稀有金属,价格昂贵,会增加生产成本,增加过渡层工艺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金刚石薄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强膜基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钛片进行砂纸打磨、有机溶剂清洗、混合酸浸泡、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强碱腐蚀、弱碱浸泡等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钛片,以预处理钛片为基体,在预处理钛片表面进行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即得具有强薄膜基体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本发明制备的金刚石薄膜具有强薄膜基体粘附力,可用作电化学阳极电极过程中可避免电极在服役过程中金刚石脱落,造成二次污染,降低电极的成本,提高电极使用寿命。
本发明方法能极大的提高薄膜基体结合力,避免金刚石薄膜在服役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同时能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具有强膜基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将钛片用砂纸打磨处理,依次采用无水乙醇处理、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去除钛片表面粉末,然后置于HF和HNO3的混合酸液中浸泡1~5min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酸处理钛片,将酸处理钛片置于温度为70~100℃的NaOH溶液中进行水热处理2~4h得到水热处理钛片,再将水热处理钛片置于NaHCO3溶液中浸泡1~3h并用沸腾的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即得预处理钛片;
(2)以步骤(1)所得预处理钛片为基体,在预处理钛片表面进行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即得具有强薄膜基体粘附力的金刚石薄膜,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成核过程的基体温度为500~700℃,腔体压强3~5KPa,微波功率为2100~2600W;化学气相沉积生长过程的基体温度为700~900℃,腔体压强5~7KPa,微波功率为2600~3000W;化学气相沉积的工作气体为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6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