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炔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7016.6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莉;李乔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H01M4/58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碳材料 碳化钙 石墨 烘干 卤苯 球磨 炔基 洗涤 交叉偶联反应 行星式球磨机 密封球磨罐 惰性气体 无水乙醇 真空球磨 工艺流程 抽真空 摩尔比 球磨罐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炔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碳材料为类石墨一炔粉末,将六卤苯(C6X6)、碳化钙(CaC2)和球磨珠置于真空球磨罐中,加入无水乙醇;密封球磨罐,对球磨罐抽真空或通入惰性气体;六卤苯和碳化钙的摩尔比为1:6~1:18;通过行星式球磨机以400~600转/分钟的速率球磨6~18小时;洗涤,烘干,洗涤,烘干,即得到类石墨一炔粉末。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化了工艺流程。本发明涉及制备方法与现有的交叉偶联反应相比,简化了所需设备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炔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炔材料是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被誉为超级材料的新型碳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学性能与电化学性质,而在能源、电子、催化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理想的石墨炔是由若干个炔键将苯环连接,形成由sp2杂化碳原子和sp3杂化原子共轭构成的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的碳材料。
2010年,中科院李玉良院士课题组通过Glaser-Hay交叉偶联反应首次合成石墨二炔(Graphdiyne型),继而引发了石墨炔研究的热潮。在此基础上,刘忠范、Sakamoto等课题组,进一步发展出了石墨炔纳米墙阵列、石墨炔纳米带等技术,推动了石墨炔的研究。目前,石墨二炔已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应用方面实现了优异的性能。然而,现有的通过Cu催化或高温催化的Glaser-Hay交叉偶联反应合成石墨二炔的工艺需要用到前驱体六炔基苯(hexaethynylbenzene),该前躯体目前无法实现产业化,限制了该工艺的推广。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六卤苯和碳化钙为原料,通过机械化学法合成石墨一炔(Graphyne型)的新方法。通过行星式球磨机的机械球磨,在常温下直接得到含有石墨一炔的粉末,经过洗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石墨一炔,该石墨一炔的苯环间通过1个炔键连接。相比于已有方法,本方法简化了合成工序,且设备需求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序简单,设备需求低的一种炔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炔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碳材料为类石墨一炔粉末,具体步骤如下:
(1)将六卤苯(C6X6)、碳化钙(CaC2)和球磨珠置于真空球磨罐中,加入无水乙醇;密封球磨罐,对球磨罐抽真空或通入惰性气体;六卤苯和碳化钙的摩尔比为1:6~1:18;
(2)通过行星式球磨机以400~600转/分钟的速率球磨6~18小时;
(3)取出步骤(2)球磨完成的样品,用去离子水洗涤去除未反应的碳化钙;
(4)将步骤(3)得到的产品以40~90℃烘干,并研磨成粉;
(5)将步骤(4)得到的产品洗涤,去除未反应的六卤苯;
(6)将步骤(5)得到的产品以40~90℃烘干,即得到石墨一炔粉末。
本发明中,六卤苯可以为六氯苯、六溴苯或六碘苯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球料质量比控制为20:1~100:1。
本发明中,无水乙醇的量需至少没过球磨珠。
本发明中,所述的惰性气氛为氮气(N2)或氩气(Ar)。
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一炔粉末应用于光催化材料、电化学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实验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类石墨一炔材料是一种p型半导体,可将其应用于电化学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7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