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质瓷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7873.6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明;顾永成;孔祥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秀娟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质 瓷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质瓷器的制造方法,将骨质瓷器的部分原料,包括骨炭粉,及石英粉、长石粉中的至少一种,按制造骨质瓷器的配料量进行配比并混合均匀,在不低于素烧温度的温度下进行预烧结,再将预烧结物粉碎,作为制造骨质瓷器的生产原料,进行配料、球磨成料浆,再经过筛、压滤脱水、陈腐、真空练泥、成型、干燥成坯,经素烧、釉烧、烤花后制成产品。本发明能够改善骨质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的变形性,彻底克服骨质瓷器在烤花过程中的返黑现象,提高了骨质瓷器的品质和一等品比率,提高了骨质瓷器产品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陶瓷产品的制造,使制造的产品品质更好,质量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质瓷器制造过程中的预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瓷器是在陶瓷原料中加入食草动物骨炭粉烧制而成的瓷器。骨质瓷器的特色是质地轻巧、细密坚硬、不易磨损及破裂、白度高、透明度好,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晶莹、白皙、透亮。骨质瓷器以“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享誉中外,是陶瓷中的极品。目前,骨炭是将食草动物的骨头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脱脂、脱胶、高温灼烧而制得,骨炭的成分主要是磷酸三钙,不定形碳和其他无机盐。骨质瓷器的制造方法与其它陶瓷类似,即将骨炭粉与石英粉、长石粉、粘土等原料配料后球磨成料浆,经过筛、压滤脱水、陈腐、真空练泥、成型、干燥后进行素烧,素烧坯施釉后进行釉烧,对釉烧后的素瓷进行贴花或彩绘装饰后进行烤花。
骨质瓷器因骨炭中磷酸三钙的含量较高﹙不低于36%﹚,骨炭为生物原料,石英、长石、粘土为矿物原料,结构上的差异较大,在素烧过程中难以达到结构上的完全溶合。另外,骨炭中含有的不定型碳较高,在烧制过程中容易渗出,在素烧和釉烧的过程中由于烧制温度较高﹙在1100℃以上﹚,渗出的碳能够氧化挥发,不会在瓷器的表面沉积,但在烤花过程中由于炉温较低﹙800℃左右﹚,渗出的碳不能及时氧化挥发而沉积于瓷器少釉或无釉的表面,遂产生返黑现象,返黑的瓷器必须进行人工打磨、抛光才能作为成品,严重时直接降级为废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骨质瓷器在烤花过程中产生返黑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瓷器制造过程中的预烧结方法,在不改变骨质瓷器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对骨质瓷器的部分生产原料(骨炭粉、石英粉、长石粉和外加适量矿化剂)进行预烧结,烧结物经粉碎后作为骨质瓷器制造原料生产骨质瓷器产品。通过预烧结,骨炭、石英、长石在结构上充分溶合形成主晶相骨架使之后的坯体烧制过程中的变形减小,游离碳充分氧化挥发,残余的碳难以渗出,从根本上防止返黑现象的产生,同时使制造出的骨质瓷器产品在结构组成上更加均匀致密,透明度更高,提高骨质瓷器产品的品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质瓷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骨质瓷器的部分原料按制造骨质瓷器的配料量进行配比并混合均匀,在不低于素烧温度的温度下进行预烧结,再将预烧结物粉碎,作为制造骨质瓷器的生产原料;所述部分原料包括骨炭粉,及石英粉、长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所述预烧结温度为1260℃~1330℃。发明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在此温度范围预烧结,制得的骨瓷品质更优。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在预烧结原料中加入矿化剂,所述矿化剂的加入量为0.1wt%~5.0wt%。所述矿化剂为CaO、K2O、Na2O、B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矿化剂的加入提高骨炭与石英、长石之间固相反应的速度,降低预烧结的温度,降低能耗,同时提高磷酸三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在结构上的溶合度。
本发明的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7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