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智能陪护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8914.3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萌;张媛;尚静;曹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安全性 智能 陪护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智能陪护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移动轮和设置在主体一侧的扶手,还包括休息机构和调节机构,休息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休息组件,调节机构包括电机、丝杆、滑块、滑动杆和调节杆,该提高安全性的智能陪护机器人,当老人在走动的过程中,若遇到身体突然不适的情况时,休息机构启动,使得机器人在保持稳固不动的同时,伸出一个坐板,让老人能够坐在坐板上临时休息,减少老人发生跌倒等安全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另外,通过调节机构可调节扶手的高度,使得扶手可适应不同身高的老人,给老人的使用带来便利,从而增强了机器人使用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智能陪护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在非结构化环境下从事危险、复杂劳动的自动化机器,是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随着智能机器人的逐渐普及,人们将其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有一类智能机器人能够用于陪护老人,称之为陪护机器人。
然而现有的陪护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机器人大都可以让老人扶着它的身体走动,从而避免老人因行动不便而摔倒,然而老人在走动的过程中,若遇到身体突然不适的情况,需要坐下休息而周围又没有座椅时,此时,就容易发生跌倒等安全事故,降低了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另外,老人大都是扶着机器人上的把手走动的,而老人的身高不同,但把手的高度固定不可调节,这就给老人的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机器人使用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智能陪护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智能陪护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移动轮和设置在主体一侧的扶手,还包括休息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休息机构和调节机构均设置在主体内,所述休息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底部,所述调节机构与扶手传动连接;
所述休息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休息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休息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气缸、驱动板、支柱、固定环和支撑单元,所述主体内水平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气缸竖向朝下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所述驱动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气缸的下方,所述支柱与驱动板垂直且支柱穿过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支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有两个,两个第一气缸关于支柱对称设置,所述支柱的顶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支柱的底端,所述支撑单元与驱动板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单元有若干个,各支撑单元沿着支柱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支撑板和连接绳,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驱动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与固定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与第二支杆铰接的一端通过连接绳与第一支杆连接,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休息组件包括连杆、第一齿条、圆柱齿轮、第二齿条和坐板,所述连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条竖向设置,所述连杆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一齿条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气杆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齿条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水平设置,所述主体内水平设有支撑轴,所述圆柱齿轮与支撑轴同轴设置,所述圆柱齿轮沿着支撑轴自转,所述圆柱齿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所述圆柱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所述坐板水平设置,所述主体内设有导轨,所述坐板通过导轨与主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坐板的下方,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坐板与第二开口正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