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9491.7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莎莉;覃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网版 网孔 非网点区域 背光模组 矩形腔体 镭射头 加工 水平方向移动 出光均匀性 网点 出光均匀 分布方式 弧形阵列 镭射激光 镍铂合金 网版制作 线性阵列 长宽比 良品率 前处理 不锈钢 良率 乱数 制作 阻挡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网版制作;步骤二、加工前处理;步骤三、网点加工;步骤四、网版保存;所述板材内部矩形腔体高于导光板厚度0.1‑10mm,矩形腔体的长宽比导光板的长宽大1‑100mm;所述网孔具有尺寸相同;所述网版上的网孔分布方式为线性阵列、弧形阵列、乱数排列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网版的材质为镍铂合金、不锈钢、铜、铝中的一种。本发明具有良率高,出光均匀的特点。镭射头发出的镭射激光通过网版上的网孔射到导光板上,对导光板进行加工,随着加工过程中,镭射头沿水平方向移动后,导光板非网点区域被网版阻挡,致使导光板非网点区域不会出现网点,提升导光板的良品率和导光板出光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良率高,出光均匀的背光模组用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信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薄型化概念已成为显示装置持续努力的方向。因薄型化的趋势,显示装置的厚度亦受到限制,而显示装置薄型化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背光模块厚度。
近几年,在显示器行业中,背光模组(BLU:BackLightUnit)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侧入式背光模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侧入式产品外观上更加超薄,占比也越来越大。侧入式导光板下表面通常设置有成型的网点来实现光线的反射,使光线较均匀的照射到光学膜片上。
导光板的工作原理是在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LED灯发出来的光在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
目前,市面上的导光板网点的加工方式有模具成型、油墨印刷、镭射加工等;导光板网点通常设置有线性矩阵或环形矩阵排布。现有镭射设备在导光板上加工线性矩阵或环形矩阵排布的网点时,常会出现相邻网点出现网点凹槽沿镭射头运动轨迹的方向上出现延伸,导致组装成背光模组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出现亮度色差;或保持原网点分布图形中,取消一些网点时,需要进行繁琐的修改网点分布图形工序,增加研发时间和机台的建档个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在原有导光板镭射加工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网版,提升导光板的良品率和出光均匀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网版制作:取与待加工导光板尺寸对应的矩形罩形状的板材,在板材的顶部加工出网孔,网孔与待加工导光板的网点对应,制成网版;
步骤二、加工前处理:
运行镭射机台,设置或导入导光板网点的网点分布图形;
将导光板和网版依次放到镭射机台的加工台的对应位置上,导光板位于网版矩形腔体内,并将导光板和网版固定在加工台上;
步骤三、网点加工:
开启镭射机台,镭射机台对网版进行轮廓扫描,若导光板与网点分布图形的形状和尺寸一致,则直接进行下一步;若导光板与网点分布图形的形状或尺寸不一致,则镭射机台停止加工,并报警提示,待确认进行下一步或退出导光板;
下一步为镭射机台调整镭射头到导光板的焦距,镭射头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对导光板进行镭射加工,镭射机台按网点分布图形完成导光板网点的加工;
步骤四、网版保存:完成镭射加工后,从加工台上依次取出网版和导光板,得到加工完成的导光板;将网版用去离子水、酒精或丙酮清洗后,用保鲜膜或无纺布包裹待下次使用;
所述板材内部矩形腔体高于导光板厚度0.1-10mm,矩形腔体的长宽比导光板的长宽大1-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导光结构
- 下一篇: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