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9681.9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彦君;陈俊;马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10 | 分类号: | G01J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胡丽莉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控制器 测试仪 测试 光源 壳体 显示屏 电子技术领域 接收终端设备 显示终端设备 发送 控制器连接 控制显示屏 光源测试 光源固定 壳体内腔 人力成本 通信连接 覆盖壳 体内腔 发光 节约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仪包括:光源、显示屏、壳体以及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控制器;光源固定于壳体,且均匀地覆盖壳体内腔的顶部;光源以及显示屏均与控制器连接;终端设备置于壳体内腔时,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源测试信息,控制光源发光;控制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光感信息,并控制显示屏显示终端设备发送的光感信息。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客观地对终端设备进行光感测试,不仅提高了终端设备光感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都安装有光感应器,利用光感应器根据环境光线明暗来判断用户的使用条件,对终端设备进行智能调节,达到节能和方便用户使用的目的。如,当终端设备当前所处光线较暗时,调亮终端屏幕亮度;当终端设备当前所处光线较亮时,调暗终端屏幕亮度等。并且,光感应器还能够与距离感应器配合,在用户将终端设备移动到耳边打电话时,控制终端设备自动关闭屏幕和背光,以延长续航时间,同时关屏触屏,达到防止误触屏幕挂断电话的误操作。
不难看出,光感传感器的灵敏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终端设备的使用。但是,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现有技术中针对于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主要还停留在人工测试环节,成本较高,且测试结果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能够客观地对终端设备进行光感测试,不仅提高了终端设备光感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仪,包括:光源、显示屏、壳体以及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控制器;
光源固定于壳体,且均匀地覆盖壳体内腔的顶部;
光源以及显示屏均与控制器连接;
终端设备置于壳体内腔时,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源测试信息,控制光源发光;控制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光感信息,并控制显示屏显示终端设备发送的光感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光感测量仪;光感测量仪包括:光源、显示屏、壳体以及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控制器;光源固定于壳体,且均匀地覆盖壳体内腔的顶部;光源以及显示屏均与控制器连接;
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光源测试信息,控制光源发光;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光感信息;
控制显示屏显示终端设备发送的光感信息;
其中,终端设置置于壳体内腔。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光感测试仪壳体内腔的顶部设有可控的光源,光感测试仪的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光源测试信息对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以实现针对于壳体内腔的终端设备的光感测试,不仅操作较为简便,而且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光的干扰。并且,光感测试仪的控制器还可以接收终端设备的光感信息,将光感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以供测试人员进行查看,能够便于测试人员进行数据记录以及数据统计。这样,提供了针对于终端设备光感测试的一种机械装置,能够客观地对终端设备进行光感测试,不仅提高了终端设备光感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另外,终端设备置于壳体内腔时,控制器还用于发送固定亮度指令给终端设备;其中,固定亮度指令用于控制终端设备保持当前屏幕亮度。这样,在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自适应亮度测试时,能够保证终端设备从壳体内腔取出进行屏幕亮度测量时,终端设备的屏幕亮度不再受外界环境光的影响,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测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