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工模型试验双向供水进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9902.2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为威;逄敏;胡祉冰;许青;逄勇;罗缙;宋达昊;傅星乾;王茜;瞿一清;甄自强;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工 模型 试验 双向 供水 进水 | ||
本发明公开了河工模型试验双向供水进水箱,包括水箱体,水箱体横跨坐落在模拟河道的宽度方向上,水箱体能够同时朝向模拟河道的两侧流水,所述水箱体朝向模拟河道的一组相对的侧板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水箱体位于模拟河道两侧河岸的侧板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箱体内贯通,从进水管朝向水箱体内输送水,水从出水孔中流出进入模拟河道,模拟河道内水流。本发明针对相同模型的对照试验效果尤为明显,能够实现同时供水同时停水,同时采集数据,具有明显的对照价值,排除其他相关因素干扰,使得试验结果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工模型试验双向供水进水箱,属于河工模型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箱供水是河工模型试验的关键技术之一,任何一项河工模型试验都需要供水才能进行相关试验,因此模型试验进水箱直接关系着河工模型模拟能否正常进行。
河工模型试验时,若直接将管道接入模型河床,将会严重干扰河道实际的水位流速等水动力参数,同样也会对河道形成冲刷,直接导致模型试验不能正常进行。在正常模型试验中,上游会保持缓慢溢出或接近无流速的均匀流,同时需要消除因管道进水而产生的波浪、大范围的紊动,使得水位流速等水动力参数接近原型河道的实际状况。在现实模型试验中供水也有采取进水箱,而部分进水箱因管道入流具有较大流速的影响,在进入模型河道时,仍然具有较大动能,尤其对上游湖泊模拟的水位产生较大影响。在现实模型试验中,大部分为大流量试验,大流量通常通过管径较小的管道产生较大流速,难以避免模型试验入流具有较大动能,而消能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
传统河工模型试验,从试验场地选址测量及模型放样、制作、浇筑等一系列过程需要消耗较长时间,少则半年多则2~3年,试验历时较长,制作繁琐。同时在试验过程中为了准确模拟河道,其模型比例增加,使得试验场地较为紧张。完成一次模型试验,可在实验室存放5年以上,对实验室占地提出较为严峻考验。尤其针对多个试验同时进行,将会对水库水量提出较高的要求,若水库存水量较少仅能够一个模型进行试验,若水库库存水量较大将会对试验室的房屋整体结构提出较大要求,增加水库容量,增加水泵提水功率,增加管道直径等等,会引起一系列的结构改造,会大大增加试验成本。而绝大部分实验室为上个世纪建造,其年代较长,结构成形改造难度大。河工模型试验因为试验的供水困难的问题将会导致试验的进度缓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工模型试验双向供水进水箱,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河工模型试验双向供水进水箱,包括水箱体,水箱体横跨坐落在模拟河道的宽度方向上,水箱体能够同时朝向模拟河道的两侧流水,所述水箱体顶部敞口,所述水箱体包括底板和四个侧板,四个侧板依次首尾相连密封竖直固定在底板四周,底板平铺在模拟河道的河床上,
所述水箱体朝向模拟河道的一组相对的侧板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水箱体位于模拟河道两侧河岸的侧板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箱体内贯通,从进水管朝向水箱体内输送水,水从出水孔中流出进入模拟河道,模拟河道内水流;
所述出水孔在水箱体朝向模拟河道的一组相对的侧板上的位置和大小一一对应;
所述水箱体内水平设置有若干个横向拉力板,所述横向拉力板的两端连接水箱体的一组相对侧板;
所述水箱体内的底部四周边缘均设置有若干个三角支撑板,所述三角支撑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连接水箱体的底部和侧板;
所述进水孔的高度大于三角支撑板的与侧板固定的直角边的高度。
所述出水孔在水箱体朝向模拟河道的一组相对的侧板的上部部分或下部部分。
所述横向拉力板的两端连接水箱体的朝向模拟河道上下游的一组相对侧板。
所述的河工模型试验双向供水进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位于对应的水箱侧板的宽度中间位置,并靠近底板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工模型试验斜向冲淤进水箱
- 下一篇:挡浪墙分步浇筑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