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功能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汽化调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9962.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7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晖;柳云兴;张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功能 无人 值守 远程 监控 汽化 调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功能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汽化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气瓶内的液化天然气通过汇流排装置输送到汽化装置中进行汽化,然后进入复热装置,再通过调压装置两级调压后降压,最后通过计量装置和加臭装置送入终端客户,设置有低温紧急切断阀、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温度变送器、智能电加热器、智能腰轮流量计、自动加臭装置、可燃性气体探测器,均具有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手机就可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本发明在现有的液化气汽化调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了无需人员在现场值守进行24小时生产,通过手机就可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提高了气化站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并降低了生产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功能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汽化调压系统。
背景技术
LNG(液化天然气)已成为目前无法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主要气源或过渡气源,也是许多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补充气源或调峰气源。LNG气化站是一个接收、储存和分配LNG卫星站,也是城镇或燃气企业把LNG从生产厂家转往用户的中间调节场所。LNG气化站凭借其建设周期短以及能迅速满足用气市场需求的优势,已逐渐在我国东南沿海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紧缺的中小城市建成,成为永久供气设施或管输天然气到达前的过渡供气设施。
LNG由槽车运至气化站,利用LNG卸车增压器使槽车内压力增高,将槽车内LNG送至LNG低温储罐内储存。当从LNG储罐外排时,先通过储罐的自增压系统,使储罐压力升高,然后打开储罐液相出口阀,通过压力差将储罐内的LNG送至气化器后,经调压、计量、加臭等工序送入市政燃气管网。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空温式气化器出口的天然气温度低于5℃时,需在空温式气化器出口串联水浴式加热器,对气化后的天然气进行加热。
EAG主要是在设备或管道超压时排放。当LNG气化为气体天然气时,天然气比常温空气轻时的临界温度为-110℃。为防止EAG在放散时聚集,则需将EAG加热至高于-110℃后放散。容积为100m3的LNG储罐选择500m3/h的EAG加热器,最大量放散时出口温度不会低于-15℃。
LNG气化站属于高危场所并且需要24时不间断运作,对汽化装置的状态需要全天候监管监控,并且LNG气化站数量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现有的液化气汽化调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了无需人员在现场值守,通过手机就可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提高了气化站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并降低了生产人力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功能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汽化调压系统,将气瓶内的液化天然气通过汇流排装置输送到汽化装置中进行汽化,然后进入复热装置,再通过调压装置两级调压后降压,最后通过计量装置和加臭装置送入终端客户;所述汇流排装置包括两组汇流排,智能压力变送器、低温紧急切断阀,所述每一组汇流排上都装有一个智能压力变送器和低温紧急切断阀;所述汽化装置包括两组汽化器、低温紧急切断阀,所述每一组汽化器之前都装有一个低温紧急切断阀;所述复热装置包括智能温度变送器、智能电加热器、智能压力变送器,通过智能温度变送器来监测汽化后气体的温度,利用智能电加热器进行复加热;所述调压装置包括一级调压装置、二级调压装置、智能压力变送器、二级调压安全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包括智能腰轮流量计;所述加臭装置包括自动加臭装置,和智能腰轮流量计联动,根据气体的流量自动为天然气加臭;所述全功能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汽化调压系统还包括可燃性气体探测器,分别设在撬区域和瓶组区域,当发生泄漏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浓度下限20%(体积浓度),会立即关闭低温紧急切断阀;所述低温紧急切断阀、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温度变送器、智能电加热器、智能腰轮流量计、自动加臭装置、可燃性气体探测器均具有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手机就可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