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被覆盖区蚀变遥感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0098.X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姚佛军;吴胜华;杨建民;耿新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被 覆盖 区蚀变 遥感 异常 信息 提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覆盖区蚀变遥感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及系统。所述提取方法包括:获取植被覆盖区内的遥感图像;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遥感图像;根据所述处理后的遥感图像确定所述植被覆盖区内植被的植被光谱特征;所述植被光谱特征为任一波长具有的反射率;利用所述植被光谱特征,对所述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进行光谱导向改进处理,得到改进后的遥感图像;根据所述改进后的遥感图像,提取所述植被覆盖区内的蚀变遥感异常信息。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提取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蚀变遥感异常信息的提取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蚀变遥感异常提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被覆盖区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是利用数学手段从遥感数据量化提取出来的,用以表征有可能与矿化最相关的近矿蚀变岩石的指示信息。蚀变遥感异常信息能够作为找矿标志,是有其地质和光谱依据的,并经过了实践的证明与广泛应用。
(1)地质依据。
把近矿围岩蚀变现象作为找矿标志可追索到数百年前。根据围岩蚀变发现的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床很多,例如:北美、俄罗斯的大部分斑岩铜矿,美国的许多白钨矿和犹他州的大铝矿,我国的铜官山铜矿,西澳大利亚的大型金矿,墨西哥的大铂矿,哈萨克斯坦的刚玉矿以及世界大多数锡矿等,这些实例均证明围岩蚀变现象作为找矿标志的重要意义。
矿床的形成过程是某种有用元素的逐步富集过程,而这种成矿物质通常由成矿热液搬运和富集的。近矿围岩蚀变是成矿物质逐步富集成矿过程中留下的印迹。最常见的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矽卡岩化、白云岩化、重晶石化及锰铁碳酸盐化。地质学家断言绝大多数内生矿床都伴随有其围岩的交代蚀变现象,而且蚀变带范围大于矿体分布的范围数倍至数十倍。
利用近矿蚀变围岩指导找矿的问题十分复杂,能够肯定的是蚀变岩石的发现,可以指示找矿方向,增加找到矿床的机会。地质学家认为,尽管有蚀变岩存在不一定有矿,然而大型、特大型内生矿床一般均有强烈且较大范围的围岩蚀变。
遥感获得的是地表的信息,只要有一定面积的蚀变岩石出露,就可能被遥感检测,也就是说即使矿体隐伏,只要有足够面积的强蚀变岩出露也是有可能用遥感发现的。
(2)光谱依据
20世纪70年代Hunt和他领导的实验室系统地发表了关于矿物岩石波谱测试结果的文章,利用近300个粒状矿物的测定结果成功地制成一张“光谱特征标记图(SpectralSignature Diagram)”,如图1所示,该图可以方便地理解增强型专题绘图仪和高级星载热发射反射辐射计遥感数据中常遇到的光谱特征。
以上述实验研究为基础,归纳出下述对遥感图像数据解释极为重要的结论:
①主要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即硅、铝、镁和氧,其振动基频在中红外和远红外区,波长位于10μm附近或更长区域,第一倍频也在5μm附近或更长区域,高倍频谱带强度太弱,所以在可见—近红外(VNIR)区不产生具有诊断性的谱带。
②岩石中的次要成分,如铁杂质或蚀变矿物,可形成岩石谱带中的优势地位。换言之,在可见及近红外区中,天然矿物和岩石最常见的光谱特征是由这样或那样形式存在的铁产生的,或者是由水、OH-基团或CO32-基团产生的。关于它们的波谱以下将较细致地讨论。
③热液蚀变矿物在短波近红外波段具有诊断性强吸收特征,它们是纯矿物本身固有的特征。不同矿物混合在一起组成岩石并不能改变矿物的波谱特征,因此岩石的波谱是组成岩石的纯矿物波谱的线性组合,但某种矿物吸收特征的强弱不但取决于其含量,还取决于辐射能量的可接近程度。例如某一矿物被透明矿物所包围时,其吸收特征就较强,反之亦然。吸收特征的尖锐程度取决于矿物的结晶程度,结晶程度越好吸收特征越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0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