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压骨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0622.3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董谢平;朴成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谢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B17/86;A61B17/82;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针 加压螺母 螺纹 通孔 钢丝 前端螺纹 髌骨上极 内固定 加压 松动 穿过 对侧骨皮质 张力带钢丝 骨折固定 坚强固定 螺纹大径 锁骨骨折 直径相等 髌骨骨折 固定的 配套的 髓内针 退刀槽 易折断 折断 针尖 反折 光杆 滑出 尖锥 剪断 绕过 向后 肱骨 髌骨 横贯 穿透 挤压 刺激 | ||
一种能避免松动的加压骨针系统,由两端均带螺纹和尖锥的圆形骨针及配套的加压螺母组成,其中前端螺纹较短,其后方横贯一可穿过钢丝的通孔,螺纹与通孔之间设有易折断的退刀槽;后端螺纹则较长,螺纹大径与骨针光杆部分直径相等。当用作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时,可在髌骨下极用钢丝穿过两枚骨针前端的通孔再反折交叉绕过髌骨上极的骨针呈“8”字形扭紧固定,另用两个加压螺母各自挤压所固定的钢丝和髌骨上极后,将骨针两端折断或剪断,便可获得无针尖刺激、不松易取的坚强固定;用作锁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或肱骨内髁骨折固定等骨针前端不需穿透对侧骨皮质的固定方式时,后部加压螺母与前端螺纹的组合同样可以防止骨针向前或向后松动滑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加压的骨针系统。
背景技术
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是治疗髌骨骨折、尺骨鹰嘴、肱骨内髁、锁骨等骨折的常用技术,但通常使用的克氏针是光滑的圆柱状,易于松动滑脱,导致固定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骨断端实施加压并防止滑脱的骨针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加压骨针系统由圆形骨针与加压螺母组成。骨针前端呈尖锥状,后端为螺纹,中段为光滑的圆杆;加压螺母可自骨针尾端拧入后端螺纹。优选的,后端螺纹大径与中段光杆部分直径相等,如此,即使后端螺纹有一部分进入骨内,也不影响骨针与骨性隧道间的滑动性。
所述骨针的尖锥上端横贯一通孔,用于横穿钢丝之类的绑扎带。优选的,通孔位于尖锥后方10mm左右,具体长度可根据骨针直径设定。
在所述骨针尖锥与横孔之间,设一退刀槽,便于在需要时易于折断尖锥。优选的,所述退刀槽紧贴横孔前端设置,以减小尖锥折断后的通孔边壁。
优选的,所述骨针前端亦设有螺纹,该螺纹设于尖锥与退刀槽之间,其大径可与骨针直径(指中段光杆部分,下同)一至,也可大于骨针直径。当其大径大于骨针直径时,其小径应小于或等于骨针直径,以防止前端螺纹段钻出的骨隧道直径大于后方的骨针直径。
优选的所述骨针尾端设为尖锥状,便于反向钻孔。
优选的,所述加压螺母的外壁为圆底三棱柱状,圆形底端利于挤压骨面和绕于骨针上的钢丝,三棱柱状外壁则既便于用电钻快速拧入,又便于以套筒垂直或用血管钳横向用力拧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骨针前端未穿透对侧骨质,骨针前端的螺纹能防止骨针向前、向后滑出,而自骨针后端拧入压迫于骨面的加压螺母也能阻止其向前滑动,从而确保骨针不松动,加压螺母对骨面的挤压还能缩小骨断端的裂缝,利于固定的稳定及骨折的愈合;当骨针前端穿出对侧骨质,尖锥部分被折断,另以钢丝等绑扎带穿过通孔时,绑扎带成为防止骨针退出及加压骨断端的机制。如加压骨针系统用作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时,无针尖刺激,不会松动,且易于取出。用作锁骨骨折切开或手法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时,可用微创的方式实现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弹性加压髓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作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作锁骨骨折髓内针固定示意图;
图中:1.前端尖锥;2.前端螺纹;3.退刀槽;4.通孔;5.中段光杆;6.加压螺母;7.后端螺纹;8.后端尖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谢平,未经董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0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用牵引架
- 下一篇:一种锁定动力型支架内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