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及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1178.7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毕玉峰;徐润;王甲勇;马霞;柳尚;丁婷婷;李琳;姚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C11/26 | 分类号: | E01C1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50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无机介质 水泵循环 水流循环 换能腔 桥面路面 融雪系统 跨河桥 河水 侧壁 垫层 水管 热管吸热段 导热效率 对流换热 工作原理 环保节能 恒温层 热源 桥梁 大桥 融雪 地理位置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及布置方法,包括桥面路面垫层、桥梁侧壁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路面垫层上设有无机介质热管,所述桥梁侧壁版上设有水泵循环机和水流循环换能腔,所述无机介质热管与水流循环换能腔相连,所述水流循环换能腔通过水管与水泵循环机相连,所述水泵循环机下方设有插入河水恒温层中的水管。本发明利用无机介质热管的工作原理及高效的导热效率,充分的利用了跨河大桥的地理位置特点,将河水作为热管热源,实现无机介质热管的有效工作;通过合理的热管吸热段的布置,优化了热管的融雪效果,充分的利用了河水的对流换热,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及布置方法,属于机械制造和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方法在跨河大桥中的桥面路面融雪具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采用机械师除雪手段会对桥面产生不可逆的损坏,导致桥面里面结构的破坏;采用融雪剂等化学制剂的融雪方法,融雪剂溶解后入渗至桥结构中,更加容易腐蚀混凝土、钢筋等结构。而传统的地温热管在跨河大桥的使用中,无法有效的将热管布置与河底的淤泥层中,实现热量的交换。针对跨河大桥的桥面融雪的其他的导电加热法等则耗费大量的能源,长期的运营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桥面段的积雪时导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长时间的雨雪天气,桥面积雪基本无法采用机械式除雪手段和化学制剂融雪,汽车在路面行驶摩擦系数急剧下降,车辆可操纵性及刹车效果变差,最终导致车辆行驶途中打滑失控,酿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急需一只种融雪系统来解决积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一种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及布置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跨河大桥桥面除雪容易损伤桥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包括桥面路面垫层、桥梁侧壁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路面垫层上设有无机介质热管,所述桥梁侧壁版上设有水泵循环机和水流循环换能腔,所述无机介质热管与水流循环换能腔相连,所述水流循环换能腔通过水管与水泵循环机相连,所述水泵循环机下方设有插入河面恒温层中的水管。
这样,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利用无机介质热管的工作原理及高效的导热效率,充分的利用了跨河大桥的地理位置特点,将河水作为热管热源,实现无机介质热管的有效工作;通过合理的热管吸热段的布置,优化了热管的融雪效果,充分的利用了河水的对流换热。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无机介质热管包括散热段和吸热端,所述散热段按照计算的散热面积且按照一定距离布置于桥面路面垫层处,所述水流循环换能腔设有吸热端口,所述吸热端固定于水流循环换能腔的吸热端口。
优选的,所述水泵循环机的下方设有两个水管口,所述水管口处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管头位于河面下水层恒温层,水泵循环机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水流换能循环腔,所述水流循环换能腔分别通过两根水管与水泵循环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水流换能循环腔设有水管进口端和水管出口端,所述水管进口段和水管出口端与水管相连。所述水流换能循环腔中河水从进口段流入、出口段流出构成的水流动体对无机热管换热端构成冲刷和热量交换。
优选的,所述散热段水平布置于桥面层垫层上,根据河流横截面的温度梯度分布,设置热段散热端的布置间距。
优选的,所述水泵循环机和水流循环换能腔共同组建成为无机介质热管的吸热段热源,使热管维持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水泵循环机上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开关控制器相连,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水轮机相连,所述水轮机通过电源线接头与电源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未经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