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动力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1716.2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8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倪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欧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航天 飞行器 动力 推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动力推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外壳和透气防护板,所述动力装置外壳的前端开设有水平的插槽,且插槽内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插板,所述插板的前端与透气防护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插槽的上壁中部开设有垂直于插槽的圆柱形凹槽,且圆柱形凹槽的侧壁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柱形凹槽内设有活动圆柱,且活动圆柱的上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柱形凹槽的槽底和活动圆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槽的槽底两端均开设有竖直的圆槽,且圆槽内设有第二竖直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设有活动圆环,防止鸟撞机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动力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飞行中,存在许多危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鸟撞飞机,飞机的高速运动使得鸟击的破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一只麻雀就足以撞毁降落时的飞机的发动机,由于航空航天飞行旗的动力推进装置一般为燃料喷气式,需要大量的空气支持高碳燃料的充分燃烧来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提供动力,然而由于飞行器的高速运动,使得相对惯性大,即使碰撞的是鸟类,也会使得飞行器的动力推进装置损坏,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动力推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动力推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动力推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外壳和透气防护板,所述动力装置外壳的前端开设有水平的插槽,且插槽内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插板,所述插板的前端与透气防护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插槽的上壁中部开设有垂直于插槽的圆柱形凹槽,且圆柱形凹槽的侧壁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柱形凹槽内设有活动圆柱,且活动圆柱的上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柱形凹槽的槽底和活动圆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槽的槽底两端均开设有竖直的圆槽,且圆槽内设有第二竖直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设有活动圆环,两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槽的槽底和活动圆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圆环的内壁与活动圆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槽的槽口设有水平的限位圆环,且限位圆环的外侧与圆环槽的槽口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板的上侧设有水平的压板,且压板的下侧和插板的上侧均固定有倒刺凸块,所述圆柱形凹槽的槽底中部开设有垂直于圆柱形凹槽底部的圆孔,且圆孔内设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的侧壁与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环的上侧设有圆头螺丝,且螺丝的顶端穿过固定圆环与活动圆柱上侧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环的内壁开设有与螺丝相匹配的螺纹,且固定圆环上端设有圆台形橡胶块,所述圆台形橡胶块的下端与固定圆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螺丝垂直穿过圆台形橡胶块,且螺丝的直径与圆台形橡胶块内壁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插槽为四组,且呈十字分布在动力装置外壳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插槽的上壁两端和压板上侧两端均开设有方槽,且方槽内固定有与方槽相匹配的磁力贴,且磁力贴的高度与方槽的深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倒刺凸块均分布在插板的上侧和压板的下侧,且插板的上侧和压板的下侧的倒刺凸块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活动圆柱的直径与限位圆环的内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防护板的设置使得飞鸟不易撞进动力装置里,对动力装置造成破坏;
2.倒刺凸块、复位弹簧和压板的设置使得插板插进插槽内时,压板可以紧压插板,使得倒刺凸块相互啮合,防止插板移动,形成卡合;
3.圆台形橡胶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渗入装置内,且磁力贴可以给压板提供更多的回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欧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欧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