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2347.9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清下大介;池田敏治;藤本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体 构造 | ||
提供一种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抑制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围板部件的车体前侧部向上方抬起那样的弯折变形所伴随的、铰链柱和前立柱的连接部向下方下沉那样的变形和前立柱的弯折变形,将从围板部件输入的载荷良好地向铰链柱和前立柱传递。具备:车体的侧面部的铰链柱、与该铰链柱连接的前立柱、从所述铰链柱和所述前立柱之间的连接部向前方延伸的围板部件、以及配设在所述铰链柱和所述前立柱之间的接合部的铰链柱加强件,设置将所述铰链柱加强件的侧面部和上面部连结的加强部件,并且在该加强部件设置将所述铰链柱加强件的上面部和侧面部以斜筋状连结的筋条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虑了来自车辆前方的载荷输入的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属于车辆的车体构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在车体的前方侧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支承前门的铰链柱、从该铰链柱的上端部进一步向上方延伸的前立柱、以及从铰链柱和前立柱的连接部向前方延伸的围板部件,从车辆前方输入了大的载荷时,使该载荷从所述围板部件向所述铰链柱和前立柱分散而传递。
但是,如果仅采用这样的构造,在输入了所述载荷的情况下,伴随着所述围板部件的车体前侧部向上方抬起的弯折变形,该围板部件的后端部所连接的所述铰链柱和所述前立柱的连接部向下方下沉,该前立柱弯折变形,甚至可能对车厢内侧带来影响。
对于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方案:在铰链柱的上端部和前立柱的下端部的接合部配设加强件,或者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与铰链柱相当的前立柱下部的上端部配设与安装方向盘的加强件组合的纵加强构造物,从而提高铰链柱和前立柱的接合部处的刚性,由此,来自车辆前方的载荷有效地分散到铰链柱和前立柱,有可能抑制前述那样的变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3001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多个零件来对前立柱下部的上端部进行加强,所以在重量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善铰链柱的加强构造,以实现轻量化,并且进一步抑制前立柱的弯折变形。具体地说,抑制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时的围板部件的车体前侧部向上方抬起那样的弯折变形所伴随的、该围板部件的后端部所连接的铰链柱和前立柱的连接部下沉那样的变形和前立柱的弯折变形,将从围板部件输入的载荷良好地传递到铰链柱和前立柱。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如下那样构成,其具备:铰链柱,配设在车体的侧面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前立柱,从所述铰链柱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围板部件,从所述铰链柱和所述前立柱之间的连接部向前方延伸;以及立柱加强件,配设在所述铰链柱和所述前立柱之间的接合部,所述立柱加强件由上下延伸的侧面部和从该侧面部的上端朝向车内侧的上面部形成为大致L字状,设置有将所述立柱加强件的上面部和侧面部连结的加强部件。
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所述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高刚性部,该高刚性部将所述立柱加强件的上面部和侧面部以斜筋状连结。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所述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加强部件的高刚性部是将所述立柱加强件的上面部和侧面部以斜筋状连结的筋条部。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所述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加强部件的高刚性部是将所述立柱加强件的上面部和侧面部以斜筋状连结的厚壁部。
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所述方案1~方案4的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立柱加强件的侧面部具有平面部,所述加强部件具备与所述立柱加强件的平面部接合的平面接合部。
发明的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