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的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4192.2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融;毛陈勇;石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邹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度数据 监测识别器 意识丧失 判定 震动 数据信息 预设 监测 采集实时数据 加速度传感器 内嵌算法模块 数据判定模块 震动传感器 监测系统 监测效率 判定模块 通过设备 状态异常 状态正常 检测 摔倒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的监测方法,接收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数据信息;判断加速度数据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定状态异常;如果否,则判定状态正常;其中,预设阈值大于等于9.8米/秒;接收震动传感器检测的震动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有震动数据信息输出;如果是,则判定未丧失意识;如果否,则判定丧失意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的监测系统,包括加速度数据判定模块和震动数据判定模块。本发明结合重力加速度和震动采集实时数据,并通过设备内嵌算法模块进行判断的人员是否摔倒或丧失意识,其监测方式简单、直接,能快速且准确的进行判断,避免判断错误,提高监测效率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的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佩戴麻烦,信号传输复杂,通常还需要对人体温度、心率等数据信息进行接收、检测、判断,既由于需要读取很多数据,造成读取误差和时间上的浪费;又因为过多数据之间交叉判断容易造成判断错误,如,人员已经倒地休克,但人体温度正常,监测识别器在读取到正常的人体温度数据后,容易误判断人员处于倒地还有意识的状态,从而导致发出错误的报警提醒;而监测越多的数据,越容易造成判断误差,传统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通过对人员的身体内部机能进行判断,如心率、血压等方面,而不是从物理结果进行判断,既增加了判断的难度,又降低了判断的准确性,因为人员丧失意识后,血压、心率等身体机能的变化不同,所以判断的结果也不同,容易造成判断失误。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结合重力加速度和震动采集实时数据,并通过设备内嵌算法模块进行判断的人员是否摔倒或丧失意识的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的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其监测方式简单、直接,能快速且准确的进行判断,提高监测效率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的监测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员意识丧失监测识别器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数据信息;判断加速度数据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定状态异常;如果否,则判定状态正常;其中,预设阈值大于等于9.8米/秒;
接收震动传感器检测的震动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有震动数据信息输出;如果是,则判定未丧失意识;如果否,则判定丧失意识。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佩戴人员的加速度数据信息,其中,预设阈值可根据环境、特定情况等因素进行设定,不局限于9.8米/秒,通过震动传感器检测佩戴人员的震动数据信息,然后再通过设备内嵌算法模块的综合判断(对加速度数据信息的判断为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确认人员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及是否丧失意识;通过加速度和震动数据的物理判断,可清楚、准确、高效的判定人员是否摔倒乃至休克,无需进行人体心率、血压等身体机能的判断,避免出现判断误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接收到的加速度数据信息小于0.5米/秒,且间歇的接收到震动数据信息;则判定人员处于滞留状态,且认定该状态为正常。
人员佩戴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实时数据或检测到有微小数据的输出,但震动传感器有间歇性的数据输出,则可判定为人员处于坐下或站立状态;震动数据信息间歇输出的时间通常根据人员为动作而定,当人员未移动时,原地进行一次动作则会产生震动数据信息,说明人员还处于活动状态,未丧失意识,该状态为正常状态,不触发预警机制;充分保证了佩戴人员的正常生活,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的共同判断,避免发生判断错误的情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接收到的加速度数据信息大于0.5米/秒,小于预设阈值,且持续稳定的接收到震动数据信息;则判定人员处于运动状态,且认定该状态为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明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4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造口测量装置
- 下一篇:提升混合现实与日常健康监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