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及染色塑胶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5224.0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蔡达哲;李大军;胡培红;胡正平;徐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塑(重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13/02 | 分类号: | C08K13/02;C08K3/22;C08K5/20;C08K5/098;C08L55/02;C08J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色 紫色着色剂 塑胶粒 塑料 紫色 着色剂组合物 机器设备 节能环保 生产过程 塑料产品 硬脂酸镁 制备过程 耐候性 塑料粒 钛白粉 外露 脆裂 黑点 黑烟 拉伸 气痕 色粉 延展 磨损 配制 视力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及染色塑胶粒。一种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包括100‑120份钛白粉、15‑16.5份紫色粉、4.5‑5.5份红色粉、0.5‑0.6份色粉黑烟、25‑35份EBS、55‑65份硬脂酸镁;染色塑胶粒包括99.0‑99.5份ABS、0.7‑0.75份如上所述的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及染色塑胶粒在染色塑料粒的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黑点、气痕等缺陷,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着色剂组合物能够对塑料进行良好均匀的染色,其耐久耐候性十分良好,十分适用于长期外露的塑料产品,配制的紫色能减少对视力的伤害;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染色塑胶粒延展拉伸性能良好,不易发生脆裂,在制备过程中对机器设备的磨损小,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着色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及染色塑胶粒。
背景技术
按照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分主要有热塑性及热固性塑胶之分:对於热塑性塑胶指反复加热是为可塑性的塑胶,而染色塑胶粒主要是指以色粉或色母粒为染色颜料及助剂组合的塑胶粒,主要有ABS/PP/475/PE/等常用原料,由于塑料产品要与颜色配合,抽粒原料是已经把颜料混合进原料中,每一粒塑料料均已着色,所以形成产品颜色稳定均匀。染色塑胶粒主要是指以色粉或色母粒为染色颜料及助剂组合的塑胶粒,广泛用途于汽车(如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如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现有技术中,染色塑胶粒的制成工艺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烘干;
2、染剂稀释静置及颜色调配,改质剂组合;
3、预混色-将色粉与原料在搅拌机中搅匀做预分散;
4、炮筒中加热熔融搅拌;
5、挤压拉线、过水冷却、吹风沥水;
6、切粒、过筛、加热搅拌烘干。
其中,染剂的调配比例在熔合过程中占成败关键,易产生分散不易,黑点,气痕,后段成型应用上多点注口易破裂,脆断,流动性不足导致成型不均不饱满,材料焦碳、搅拌不易,螺杆磨损,耗电,产能不佳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优良、染色效果佳且不影响塑料成型的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及染色塑胶粒和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100-120份钛白粉、15-16.5份紫色粉、4.5-5.5份红色粉、0.5-0.6份色粉黑烟、25-35份EBS、55-65份硬脂酸镁;所述EBS即乙撑双硬脂酰胺。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110份钛白粉、16份紫色粉、5份红色粉、0.55份色粉黑烟、30份EBS、60份硬脂酸镁。
进一步的,上述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中所述钛白粉为金红石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染色塑胶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99.0-99.5份ABS、0.7-0.75份如上所述的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
所述ABS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共聚物,成分含量:丙烯腈15-20%,丁二烯15-25%,苯乙烯共聚物60-65%。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染色塑胶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99.26691份ABS、0.73309份如上所述的塑料用紫色着色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塑(重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永塑(重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5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