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尿酸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5802.0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云;史马广寒;马德强;马佩;杨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仲景百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19/06;A23F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任海玲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酸 用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尿酸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降尿酸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麦苗50~100份、茯苓45~80份、菊花30~50份、白茅根25~43份、枳椇子30~50份、当归12~28份和桔梗10~20份。本发明降尿酸代用茶配伍严谨,标本兼顾,体现了“健脾”、“祛痰”、“利尿”、“活血”的治则,诸药合用,使水湿无所聚、瘀热无由生、诸邪无所藏,共同各种原料协同作用,有效治疗痰湿瘀阻型高尿酸血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尿酸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本病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根据近年各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报道,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可分为痰湿瘀阻型、肝肾阴虚型、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等几个证型,而其中又以痰湿瘀阻型尤为常见,多发于形体肥胖者,大凡肥胖者脾虚,后天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水湿运化失常,湿浊之邪重浊腻滞,留滞脏腑,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尿浊排泄不利,代谢产物蓄积,留注四肢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生湿、成瘀。反之,血行受阻,凝湿不行又加重了痰、湿、瘀的产生,痰湿瘀阻滞经脉关键所在。
公开号为CN10649207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尿酸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土茯苓、元胡、平卧菊三七和大麦苗制成。该发明经科学组方,将土茯苓、元胡、平卧菊三七和大麦苗组合使用后,具有显著的降尿酸功效,其降尿酸功效好于土茯苓、平卧菊三七或大麦苗单独使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痛风。但是,该专利中药组合物中元胡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而且该中药组合物没有明显的健脾中药,不利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公开号为CN10642155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制剂,是由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三七、绵萆薢、土茯苓等原料药制成粉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其制备方法:备料原料药;三七粉碎;其余原料药加水浸泡;将浸泡过的药物加热提取,滤液浓缩,干燥,粉碎,与三七粉混合,得原料药粉;将原料药粉按常规方法制成粉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该发明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血尿酸,且具有加强健脾益气、固本治疗,降尿酸疗效维持时间长久的优点。该发明原料易得,成本较低,疗效显著,剂型多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可长期使用。但是,该专利中药制剂中法半夏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宜长期服用,而且该中药制剂组方过于追求健脾固本,治标之药偏少,见效较慢。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尿酸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尿酸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麦苗50~100份、茯苓45~80份、菊花30~50份、白茅根25~43份、枳椇子30~50份、当归12~28份和桔梗10~20份。
优选地,所述的降尿酸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麦苗65~80份、茯苓50~70份、菊花32~45份、白茅根25~40份、枳椇子35~45份、当归15~25份和桔梗15~20份。
优选地,所述的降尿酸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麦苗75份、茯苓70份、菊花40份、白茅根36份、枳椇子40份、当归20份和桔梗15份。
一种上述的降尿酸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种原料净选、干燥、粉碎,过50~120目筛,混和均匀,分装成袋泡茶,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仲景百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阳仲景百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5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