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获机械变速箱滑块机构换向拨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5981.8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明;黄锦;唐忠;伍铜言;王建鹏;王建廷;魏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拨叉 驻车 机械变速箱 钢丝组件 滑块机构 换向手柄 驻车踏板 左右换向 新型换向机构 联合收获机 安装方便 制动油缸 收获机 收获 拨叉 拨动 换向 制动 收缩 逆转 抛弃 中断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获机械变速箱滑块机构换向拨叉机构,主要用于联合收获机换向时使用的一种新型换向机构,主要包括左换向拨叉、右换向拨叉、左换向拨叉柄、右换向拨叉柄、换向手柄、驻车钢丝组件和驻车踏板。通过换向手柄的左右拨动带动右换向拨叉柄的顺逆转动使左右动力分别中断,完成收获机的左右换向运动;当驾驶员踩下驻车踏板带动驻车钢丝组件的收缩带动左右换向拨叉同时移动使动力完全切断,完成驻车。本发明装置操纵方便简单,成本低,抛弃了传统制动所需的制动油缸,执行运动迅速,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获机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收获机械变速箱滑块机构换向拨叉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农业机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速箱作为农业机械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对其整体尺寸要求更加紧凑和更高的换向效率。以联合收获机为例,在水稻田收获水稻时由于淤泥严重,转向阻力很大,所以对行走底盘的可靠性和转向性能有很高的要求,而变速箱作为行走底盘的核心部件,其转向装置和转向操作方式需要很好的配合和应用。而转向拨叉作为转向装置的核心零件,其结构形式和操作方式的方便性和效率对转向装置的可应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现有联合收获机变速箱的换向拨叉装置大多采用两个拨叉的布置形式,如蒋亚龙等人发明的一种农用机械变速箱的换向拨叉系统总成(CN206017690U),其包括换向拨叉轴,与换向拨叉轴套接的换向拨叉,所述换向拨叉轴与变速箱箱体连接端设置有支撑轴承,轴端设有骨架油封;所述换向拨叉的两支架上固定有镶块,所述镶块与离合齿轮的槽卡接将离合齿轮固定。这种换向拨叉机构采用两套换向拨叉机构来分别控制收获机变速箱的左右动力的传输,从而使收获机执行左右转向运动。这种结构太过复杂,且空间尺寸较大,对于与联合收获机要求结构尺寸紧凑相矛盾,且当需要完成左右转向时,需要附加元件转向油缸的辅助作用,这又增加了成本,且通过液压油的作用使整个收获机变速箱的转向运动滞后,降低了转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变速箱换向拨叉机构的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单换向手柄的收获机械变速箱滑块机构换向拨叉机构,能实现收获机左右转向的运动;本发明可用于收获机的左右转向和驻车制动,操纵方便简单,成本低,抛弃了传统制动所需的制动油缸,执行运动迅速,安装方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收获机械变速箱滑块机构换向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换向拨叉、右换向拨叉、右换向拨叉柄、换向手柄、左拨叉、右拨叉、左滑动齿轮、左连接齿轮、右滑动齿轮、右连接齿轮;
换向手柄与右换向拨叉柄连接,右换向拨叉柄与右换向拨叉连接,带动右换向拨叉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左换向拨叉在右换向拨叉的带动下仅能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左换向拨叉和右换向拨叉通过滑槽分别安装在左拨叉和右拨叉的滑槽中,左拨叉和右拨叉装在轴上、且能够在左换向拨叉和右换向拨叉的带动下左右移动,使左滑动齿轮与左连接齿轮分离或使右滑动齿轮与右连接齿轮分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左换向拨叉柄、驻车钢丝组件、驻车踏板,所述左换向拨叉柄与左换向拨叉固定连接,两个驻车钢丝组件分别固定在左换向拨叉柄、右换向拨叉柄上,且由钢丝连接,所述驻车踏板与其中一个驻车钢丝组件的引出线连接。
进一步地,左拨叉和右拨叉的滑槽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左换向拨叉和右换向拨叉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右换向拨叉具有一个圆盘,所述圆盘中心开有一个通孔,圆盘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用于限制左换向拨叉逆时针转动、驱动左换向拨叉顺时针转动的凸台,左换向拨叉端部的轴穿过圆盘中心的通孔与左换向拨叉柄连接。
进一步地,在圆盘上部开了槽口和螺栓孔,所述右换向拨叉柄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槽口内。
进一步地,右换向拨叉柄上设置盲孔,所述换向手柄插入所述盲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5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箱转速同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真空过滤功能的压力容器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