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6999.X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渠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振华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病人 护理 | ||
一种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包括前后左右对应设置的支撑腿,相邻的支撑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支撑梁位于支撑腿的上端,支撑梁上面架设有活动床板,沿活动床板前后长度方向设置的左右支撑梁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中部向下弯曲凹陷的连接梁,连接梁内部围成的空间为凹槽,左右支撑梁均分别断开,左右连接梁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支撑梁的断开点处,凹槽带有向上的开口,活动床板下面相对旋转连接有转辊,转辊沿活动床板的左右宽度方向设置,转辊的左右长度大于前后支撑梁的左右宽度,转辊与连接梁的凹槽相对应,活动床板相对于左右支撑梁运动时,转辊沿左右支撑梁行进,活动床板固定架设在支撑梁上时,转辊位于连接梁的凹槽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病人护理床。
背景技术
病人患病后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对于患有内科疾病的病人来说,有些病人的身体特别虚弱,无法独立行走,甚至都不能久座,对这类病人进行检查时,通常需要使用可移动的推床对病人进行转移,在从病房到检查室的往返过程中,病人会被多次转移,每次转移病人都是先将病人抬起,然后再将病人放在相应的病床、检查床或推床上,由于病人太为虚弱,一般不能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转移,因此搬抬病人往往需要多个护理人员共同操作,占用太了多人力,同时,多个护理人员挤在一起,也不方便搬抬病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搬抬病人的次数、方便转移病人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包括前后左右对应设置的支撑腿(3),相邻的支撑腿(3)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梁(6),支撑梁(6)位于支撑腿(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支撑梁(6)上面架设有活动床板(5),沿活动床板(5)前后长度方向设置的左右支撑梁(6)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中部向下弯曲凹陷的连接梁(10),连接梁(10)内部围成的空间为凹槽(11),左右支撑梁(6)均分别断开,左右连接梁(10)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支撑梁(6)的断开点处,凹槽(11)带有向上的开口,活动床板(5)下面相对旋转连接有转辊(7),转辊(7)沿活动床板(5)的左右宽度方向设置,转辊(7)的左右长度大于前后支撑梁(6)的左右宽度,转辊(7)与连接梁(10)的凹槽(11)相对应,活动床板(5)相对于左右支撑梁(6)运动时,转辊(7)沿左右支撑梁(6)行进,活动床板(5)固定架设在支撑梁(6)上时,转辊(7)位于连接梁(10)的凹槽(11)内。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0)下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板(5)下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吊板(9),左右吊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通轴(8),通轴(8)沿活动床板(5)的左右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转辊(7)相对旋转连接在通轴(8)外。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0)为开口向上的“V”形。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0)为开口向上的“U”形。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0)为开口向上的圆弧形。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0)位于所述左右支撑梁(6)的前部,所述转辊(7)位于所述活动床板(5)的前部。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板(5)上面固定连接有前后左右对应设置的把手(4)。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病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为开口向下的“U”形,把手(4)的两个自由端与所述活动床板(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振华,未经盛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6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学习机
- 下一篇:一种侧柏壳中生发乌发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