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防静电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7550.5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瑞荣;庄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凯新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地坪漆 防静电 制备 重量配比 环氧树脂 均苯四甲酸二酐 二乙烯三胺 防静电性能 活性稀释剂 氨基改性 层间空隙 导电性能 邻苯二胺 丙烯氰 分散剂 乳化剂 消泡剂 重量比 苯基 分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防静电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防静电地坪漆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甲组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环氧树脂30~40份、石墨烯2~5份、N‑苯基‑邻苯二胺2~4份、活性稀释剂3~5份、分散剂0.3~0.8份、消泡剂0.4~0.8份、乳化剂8~15份、填料40~70份、水15~30份;所述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均苯四甲酸二酐8~11份、氨基改性石墨烯8~12份、丙烯氰‑二乙烯三胺化合物6~9份;所述甲组分和乙组分的重量比为5.5~7: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防静电地坪漆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石墨烯防静电地坪漆解决了石墨烯分层导致的层间空隙使导电性能下降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地坪漆的防静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坪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防静电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紧密堆积成二维六方蜂窝状晶格结构的单层碳原子,各碳原子之间以sp2杂化方式相连。微观上,单层石墨烯薄膜并非二维的扁平结构,而是具有“纳米尺度上”稳定的微波状的单层结构,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宏观上,石墨烯可以翘曲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成一维的碳纳米管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石墨烯独特的二维周期蜂窝状点阵结构中稳定的碳六元环的存在,赋予了其优异的性能:单层石墨烯的厚度仅为0.35nm,是目前已知最轻最薄的材料;它在室温下的电子迁移率为2×105cm2·V-1·s-1,是光速的1/300,理论比表面积能够达到2630m2·g-1,全波段光吸收只有2.3%,热导率高达5000W·m-1·K-1,杨氏模量超过1100GPa,抗拉强度超过130GPa,且韧性非常好,当施加外部机械力时,碳原子会通过弯曲变形来适应外力,而不必使碳原子重新排列,这样就保持了结构的稳定。因此,石墨烯是一种应用潜力非常广泛的碳材料,在新型反应分离、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众多产业中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地坪漆一般用于工厂车间、实验室等环境的地面施工,具有美观、耐磨、防水、防腐等优点。依照组成地坪漆的各组分的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主要成膜物质,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次要成膜物质,如颜料、填料等;和辅助成膜物质,包括增塑剂、消泡剂、润湿剂、固化剂等。地坪漆依据其涂料特性的不同主要可分为防腐蚀地坪漆、防静电地坪漆、可载重地坪漆、防滑地坪漆等多种类别,其中防静电地坪漆提供地坪抗静电功能,可有效泄露静电荷,消除静电积累和电磁干扰的危害。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防静电地坪漆涂料一般在涂料中加入导电包覆云母粉、导电氧化锌、炭黑等导电填料作为导电介质,或是以导电纤维作为导电介质。以导电云母粉为导电介质的地坪漆成本较高,难以大范围推广;以导电氧化锌、炭黑等作为导电介质的地坪漆产品颜色较深,对地坪漆的美观度造成了影响,加工难度大;以导电纤维作为导电介质的地坪漆产品的分散性较差,电阻值不易控制,实用性较差。
除此之外,环氧树脂地坪漆依据使用的分散介质的不同,还可分为水性环氧树脂地坪产品和溶剂型环氧树脂地坪产品。在溶剂型环氧树脂体系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均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有机溶剂里,形成均相体系,固化反应在分子之间进行,反应进程较为彻底,形成均相的固化物。水性环氧树脂体系所采用的溶剂为水,形成的是一种分散多相体系,由水性环氧树脂、水性环氧固化剂、水等多相组成,交联固化过程是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微粒之间的相互渗透、内部扩散并进行交联反应的过程。
相比溶剂型环氧地坪涂料,水性环氧地坪涂料具有以下优势:以水为分散介质,不含有机溶剂,更加环保;可在潮湿环境中施工和固化,固化时间合理,涂膜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对大多数基材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操作性能好,涂料配制和施工安全方便;固化后的涂膜光泽柔和,质感较好,防腐性能优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凯新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凯新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7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