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冷端积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8340.8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庄润民;安伟鹏;季益冰;王亚;郑长庆;陆建忠;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港丰锅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4 | 分类号: | F23L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曹成俊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风 通入管 引出管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预热器本体 低温烟气 二次加热 高温烟气 输出通道 输入通道 一次加热 二次风 输出管 积灰 冷端 转动 空气预热器本体 二次通风管 空气加热器 输入管 预热器 圆筒状 支管 出口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冷端积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有圆筒状的预热器本体,机架上在靠近预热器本体一端处设有出口为扇形且出口面积为预热器截面积约三分之一的高温烟气输入通道,机架上在靠近空气预热器本体另一端处设有相配合的低温烟气输出通道;机架上在低温烟气输出通道位于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一次风通入管,机架上在高温烟气输入通道旁设有一次风输出管;机架上设有二次风通入管,机架上在二次通风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次加热仓和二次加热仓,一次风输出管上设有引出管,引出管上设有空气加热器,引出管通过两条支管分别与一次加热仓及二次加热仓相连接,机架上在一次风通入管旁设有二次风输入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冷端积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有圆筒状的预热器本体,预热器本体中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接,机架上在靠近预热器本体一端处设有出口为扇形且出口面积为预热器截面积约三分之一的高温烟气输入通道,机架上在靠近空气预热器本体另一端处设有相配合的低温烟气输出通道;机架上在低温烟气输出通道位于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出口为扇形的一次风通入管,机架上在高温烟气输入通道旁设有与一次风通入管相配合的一次风输出管;机架上在一次风通入管位于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出口为扇形的二次风通入管,机架上在一次风输出管旁设有与二次风通入管相配合的二次风输出管。通过一次风通入管和二次风通入管引入常温空气,将换热片上的热量进行利用。但是由于燃煤锅炉中出来的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的氨气以及三氧化硫,氨气与三氧化硫结合后会形成硫酸氢氨,硫酸氢氨气体在温度为168摄氏度时会液化,液态的硫酸氢氨十分黏稠,粘结在换热片上会影响高温烟气在空气预热器中的流通,另外也会粘附许多高温烟气中的灰尘,致使换热片上产生积灰,严重时会使得空气预热器两端的压力差为正常压力差的双倍以上,这使得空气预热器换热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使得空气预热器的损坏可能大大增加。
另外,换热片温度低后还会出现一些液化后的硫酸附着在换热片上,会对设备产生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冷端积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冷端积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有圆筒状的预热器本体,预热器本体中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接,机架上在靠近预热器本体一端处设有出口为扇形且出口面积为预热器截面积约三分之一的高温烟气输入通道,机架上在靠近空气预热器本体另一端处设有相配合的低温烟气输出通道;机架上在低温烟气输出通道位于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出口为扇形的一次风通入管,机架上在高温烟气输入通道旁设有与一次风通入管相配合的一次风输出管;机架上在一次风通入管位于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出口为扇形的二次风通入管,机架上在二次通风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截面为扇形的一次加热仓和截面为扇形的二次加热仓,一次加热仓、二次通风管、二次加热仓的截面积相加约为预热器截面积三分之一,一次风输出管上设有引出管,引出管上设有空气加热器,引出管通过两条支管分别与一次加热仓及二次加热仓相连接,机架上在一次风通入管旁设有与一次加热仓、二次风通入管及二次加热仓相配合的二次风输出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管上设有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港丰锅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港丰锅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