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材料连续剖面图像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9980.0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宏;刘树明;赵铁军;张鹏;金祖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1/28;B24B7/10;B24B41/00;B24B41/06;B24B55/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白莹;于正河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材料 连续 剖面 图像 获取 方法 | ||
1.一种多相材料连续剖面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过程包括打磨多相材料试件、拍摄多相材料剖面图像、配准连续剖面图像、标准化处理连续剖面图像和预处理连续剖面图像共五个步骤:
(一)打磨多相材料试件:将磨削刀具与脆性材料剖面磨削箱室固定连接,把预制的多相材料试件装设并固定在脆性材料剖面磨削箱室的试件夹持机构上,按照设定的磨削参数对多相材料试件进行打磨,磨削刀具的横向丝杆控制磨头前后往复运动,磨削刀具的纵向丝杆控制磨头的进深间距,磨削刀具的阻尼器和纵向丝杆的精密螺丝能够进行角度调整以实现进深间距为0.01—2mm的多相材料剖面打磨;
磨头粒度分为粗粒式和细粒式的金刚石颗粒式,不同粒度的磨头能够获取不同光滑程度的打磨剖面;
(二)拍摄多相材料剖面图像:利用外置数码相机进行多相材料试件剖面图像的拍摄,将固定在三脚架上的数码相机与多相材料试件截面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调整相机镜头的垂直高度使其与多相材料试件的截面中心点的垂直高度均为H1,相机镜头距多相材料试件截面的水平直线距离为H2,待步骤(一)中每层多相材料试件剖面打磨完成后,将脆性材料剖面磨削箱室的试件夹持箱门开启并固定在90°方向上,打开相机对多相材料试件的剖面进行拍照,交替进行步骤(一)与步骤(二)得到设定深度范围内的多相材料试件连续剖面图像,相机与试件夹持机构的相对稳定性能够保证连续剖面图像的衔接性和校准度;
(三)配准连续剖面图像:采用基于点映射的几何配准方法,对连续剖面图像进行三锚点配准,选取试件夹持机构上靠近多相材料试件的三个控制点作为基准点,三个基准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连续剖面图像成像时,每个剖面图像都包含这三个基准点,选择其中一幅标准图像作为基准图像,其余剖面图像为待配准图像,标准图像是连续剖面图像中的角度、距离、方向和物体位置均符合设定要求的图像,图像配准是寻求待配准图像和标准图像间一对一的映射的过程,是将两幅图像中对应于空间同一位置的点联系起来,待配准图像中的三个控制点与基准图像中的三个基准点应重合,根据控制点的位置来推算空间映射的关系,再用空间映射的关系对待配准图像进行几何变换,在MATLAB中,使用cpselect函数交互工具对连续剖面图像进行Z轴方向的配准,获得配准结果;
(四)标准化处理连续剖面图像:拍摄时包含了不属于多相材料试件剖面图像的锚点,利用Photoshop、image proplus对配准后的连续剖面图像进行统一的图像剪裁,裁剪掉连续剖面图像周围包括锚点的无用区域,保留需要分析的多相材料试件打磨区域的连续剖面图像并进行尺寸校正,将连续剖面图像调整为相同的像素值,得到具有“模拟CT”图像特征的连续剖面图像;
(五)预处理连续剖面图像:
图像分析前需要根据使用要求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分析效果,图像预处理能够排除多相材料试件连续剖面图像的噪声现象,提高图像使用质量,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和图像分割:
(1)图像增强:对步骤(四)处理的连续剖面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采用均值滤波、中值滤波或线性高通滤波函数变换对连续剖面图像进行平滑和锐化处理;
(2)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按照设定原则将图像分成具有各自相同特性的区域并获取目标对象的过程,对步骤(1)处理的连续剖面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处理,图像分割的路径有三种,一是以区域为对象进行分割,采取相似性原则进行区域划分,依据图像的灰度值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二是以物体边界为对象,以确定区域间的边界达到分割图像的目的;三是通过连接边缘像素形成分割边界来实现分割;
根据图像处理的要求选择图像分割的路径,最后对分割后的连续剖面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实现多相材料连续剖面图像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9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