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0066.8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3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仁;丁小梁;王鹏鹏;刘伟;韩艳玲;曹学友;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1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及其 方法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包括:信号产生单元,用于输出第一时钟信号;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温度输出相应频率的第二时钟信号;移位寄存器,包括多级边沿触发的D触发器,第二级至最后一级中每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上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相连;每级D触发器的时钟端用于在像素驱动阶段接收第一时钟信号,并在测温阶段接收第二时钟信号;第i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能在测温阶段与第j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导通;处理单元,用于在触发子阶段,向第i级至第j级中的任意一级D触发器的置位端提供有效信号,并根据第j级D触发器在测温阶段输出信号的频率确定温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电子装置。本发明能够简化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装置(例如,显示装置、图像采集装置或电容指纹检测装置)的驱动电路中,会增加温度传感器,以丰富电子装置的功能。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环形振荡器产生随温度变化的时钟信号进行温度检测,为了便于检测,需要将时钟的频率降低。目前采用的降低时钟频率的方式为:增加负载或设置除频器,但是这些方式会额外增加占用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装置,以省略除频器等结构的设置,简化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包括:
信号产生单元,用于输出预定频率的第一时钟信号;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温度,输出相应频率的第二时钟信号;
移位寄存器,包括多级边沿触发的D触发器,第二级至最后一级中的每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与上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相连;每级D触发器的时钟端用于在像素驱动阶段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并在测温阶段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其中,第i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能够在所述测温阶段与第j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导通;i为大于0且小于D触发器总数的整数,j为大于i且小于等于D触发器总数的整数;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测温阶段的触发子阶段,向第i级至第j级中的任意一级D触发器的置位端提供有效信号,并根据所述第j级D触发器在所述测温阶段输出的信号的频率确定所述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测温阶段之前的复位阶段,向第i级至第j级中的每级D触发器的复位端提供有效信号。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一选通单元,所述第一选通单元的输入端与第j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选通单元的输出端与第i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选通单元用于在其控制端接收到与所述测温阶段对应的测温信号时,将第一选通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二选通单元,所述第二选通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选通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选通单元的输出端与每级D触发器的时钟端相连;
所述第二选通单元用于在其控制端接收到与所述像素驱动阶段对应的像素驱动信号时,将第二选通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并在所述第二选通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与所述测温阶段对应的测温信号时,将第二选通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选通单元为多路选择开关。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像素驱动阶段,向每级D触发器的时钟端提供所述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的第一时钟信号;并且,在像素驱动阶段的起始子阶段,还向第一级D触发器的输入端提供有效信号,以使多级D触发器依次输出有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0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