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降解水中矿物油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60577.X 申请日: 2018-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8101235B 公开(公告)日: 2021-02-02
发明(设计)人: 方建华;吴江;张楠;谷科城;刘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
代理公司: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张先芸
地址: 400042 ***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物降解 水中 矿物油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水中矿物油的方法,通过利用生物降解促进剂N‑酰基甘氨酸盐、特种微生物菌群和微生物营养组合物三者之间的相互协同配伍,实现了对水中矿物油的高效降解,达到生物修复的目的,污染水中矿物油在10天左右去除率达100%,大大的提高了生物降解效率。矿物油经生物降解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任何二次污染,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去除矿物油的方法。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原材料廉价易得、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成本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水中矿物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矿物油作为一种宝贵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它的普及使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由于使用不当和日渐频繁的原油泄漏事故的发生,矿物油,这把双刃剑,在发挥着正面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矿物油对地下水的污染长达100年之久,0.1μg/g的矿物油能降低海中小虾的寿命达20%。近几年来,全世界由于海上漏油、不正当排放、机械泄漏等方式进入环境的矿物油基化学品超过1000万吨/年,进入环境的矿物油严重污染陆地、江河和湖泊,危害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恐慌。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2010年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的一座石油钻井平台爆炸起火,11人死亡。底部油井漏油量从开始的每天5000桶增加到后来的每天2万5千至3万桶,事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490万桶原油泄漏,污染海域面积超过9900平方公里。漏油造成海洋严重污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多种海洋物种灭绝。近40年来,全世界发生的严重海上漏油事件达13次。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另外,矿物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烷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复杂芳香烃等,不仅有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等作用,并很可能在动植物及人体内富集,危害生物健康。如何有效控制各类各类水中矿物油污染,消除由此带来的生理生态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针对江河水体中矿物油污染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化学和生物修复法。物理方法主要指物理收集方法,使用围油栏将污染油、吸油船、磁性分离和吸着材料等围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让其扩散,然后用油毡将油收集起来,剩余少量的油让其留在水体中自然降解。但该方法对于大量的污染油虽然处理效率最高,但对于薄油层或乳化油收集效果差,而且该方法受自然环境尤其是风力、海浪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设备庞大、耗费高;化学方法主要采用化学手段,加快污染油的转化、消失速度,但需要向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不但成本高,也会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技术是指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物,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受控的或自发的过程,它是解决环境污染、恢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研究主要是利用生物降解含油污泥,如专利CN102464438A,并且石油去除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降解水中矿物油的方法,解决现有处理江河水体中矿物油污染的方法存在成本高、二次环境污染和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降解水中矿物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并配制矿物油降解菌的混合菌悬液;所述矿物油降解菌是从矿物油污染严重的水体中筛选和富集得到的;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悬液加入到矿物油污染区,然后加入微生物营养组合物和生物降解促进剂,自然降解10天;所述生物降解促进剂为N-酰基甘氨酸盐,所述混合菌悬液、微生物营养组合物和N-酰甘氨基酸盐的加入量分别为污染区矿物油质量的0.3~0.5%、0.4~0.6%和1~2%。

进一步,所述矿物油降解菌包括假单胞菌、苍白杆菌、博德特氏菌、戈登氏菌或铜绿假单胞菌中至少三种。

进一步,所述培养并配制矿物油降解菌的混合菌悬液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0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