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米磷含量快速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1630.8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石春海;郑灿灿;徐世龙;金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38;G01N1/28;G01N1/44;G01N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糙米 水稻 标准品 反应液颜色 快速筛选 含磷量 浸提 稻米 乙酸钠缓冲液 钼锑抗显色剂 乙酸 恒温振荡 加水稀释 水稻材料 糙米糊 所得物 单株 糊化 深磷 摇匀 筛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磷含量快速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测水稻糙米和标准品水稻糙米分别进行糙米糊化浸提、在糊化浸提所得物中加入4.52M H2SO4恒温振荡、加水稀释后再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摇匀后再加入钼锑抗显色剂;当待测水稻糙米反应液的颜色深于标准品水稻的糙米反应液颜色时,说明待测水稻糙米含磷量高于标准品水稻,颜色越深磷含量越高;当待测水稻糙米反应液的颜色浅于标准品水稻的糙米反应液颜色时,说明待测水稻糙米含磷量低于标准品水稻,颜色越浅磷含量越低。本发明为富磷水稻材料和单株的筛选提供一种快速、经济、简单、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糙米含磷量的快速测定技术和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谷类作物为人类正常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其所必需的多种矿质元素。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体必需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也是使心脏有规律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信息的重要物质。磷还是组成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而核苷酸是生命中传递信息和调控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目前,稻米磷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位素法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等。通过以上方法的测定均可得到稻米磷含量的准确数据,能真实反映出稻米中的磷含量;但上述方法需备有昂贵的精密仪器,且需采用繁琐的样品前处理程序,不能快速、方便地测定出稻米的磷含量,筛选效率低,也不适合于水稻育种过程中的大批量单株筛选。因此,对于缺少昂贵精密仪器的一些育种单位,开展富磷水稻的筛选工作会有一定的困难。另外,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不同世代的单株会产生分离,育种工作者需要进行各代单株稻米磷含量的测定和筛选。在一般情况下,为尽快筛选出富磷的优良单株进行后续种植和再次筛选,前期筛选时一般只需要获得相对准确的稻米磷含量、能够分辨和确定高含磷量的单株就已可达到筛选目的,到后期水稻品系稳定成型后可再采用精密仪器进行精确测定。因此,研究和创建稻米磷含量的快速、简便、高效测定方法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稻米富含磷元素的功能性水稻新品种培育、推广和应用,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米磷含量的简易快速测定技术,为富磷水稻材料和单株的筛选提供一种快速、经济、简单、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米磷含量快速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测水稻糙米和标准品水稻糙米分别进行如下步骤(1)~(4):
(1)糙米糊化浸提:取水稻成熟糙米5粒,加入质量浓度为4%的NaOH溶液1.0±0.1ml,在65±5℃烘箱内糊化4.0±0.2h;
(2)在步骤(1)所得物中加入4.52M H2SO4溶液1.0±0.1ml,于50±5℃恒温水浴振荡器中震荡30±5min,振荡频率为250±50r/min;
(3)将步骤(2)所得物中加蒸馏水稀释至5ml,摇匀,得稀释液;
取1ml稀释液加入0.7~1.3ml(较佳为1ml)pH=3.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摇匀;
(4)在步骤(3)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30±0.05ml钼锑抗显色剂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ml,摇匀后静置30±5min;
(5)将步骤(4)所得待测水稻的糙米反应液和标准品水稻的糙米反应液进行颜色比较;
当待测水稻糙米反应液的颜色深于标准品水稻的糙米反应液颜色时,说明待测水稻糙米含磷量高于标准品水稻,颜色越深磷含量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1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