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秘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2329.9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于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广易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1/10;A61K33/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王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秘 纳米远红外陶瓷 中药混合物 制备 双重功效 外敷 神阙穴 重量比 行血 恢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秘贴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便秘贴的药物部分包括中药混合物和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两部分,所述的中药混合物与纳米远红外陶瓷材料的重量比为8‑9:1‑2。本发明的优点是:药物部分混合于神阙穴外敷,可健运脾胃,行血中之气,化气中之滞,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可收药、穴双重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秘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以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症的功能性疾病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过长,肠内腐败菌产生的腐败物质易诱发结肠癌,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目前,西医对功能性便秘尚无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且停药后易复发,传统中医药对其治疗有悠久历史,中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清,胃降浊,脾胃的功能是相辅相成,共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同时“六腑以通为用”,“胃以通为顺”,胃的通降功能包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活动。大肠为传导变化之官,其功能正常与否,有赖于气机的升降有序,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则糟粕传导正常,大便能通。华佗在《神医秘传》中治脱疽“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可能如下 : 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可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肠道动力;大肠俞具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之功;气海、关元培补元气、补阳助运。应用这些穴位合用,共奏培补元气、调和胃肠、助运通便之功。
由于便秘需坚持治疗,很多患者苦于内服中药煎煮烦杂、服用困难而半途而废,影响了资料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便秘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秘贴,该纳米便秘贴的药物部分包括中药混合物和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两部分,所述的中药混合物与纳米远红外陶瓷材料的重量比为8-9:1-2。
所述的中草药混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大黄4-6克、芒硝1-3克、厚朴1-3克、枳实1-3克、白术1-3克、木香1-3克、苏叶1-3克、细辛1-3克、干姜1-3克、冰片1-3克。
所述的大黄5克、芒硝2克、厚朴2克、枳实2克、白术2克、木香2克、苏叶2克、细辛2克、干姜2克、冰片2克。
制备便秘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中药混合物的各组分以及纳米远红外陶瓷粉;
(2)将中药混合物的各组分混合烘干后进行超微粉碎成细粉末,在细粉末加入氮酮2-3ml,进行搅拌,形成半固体的糊状;然后加入纳米远红外陶瓷粉混合均匀,形成膏药;
(3)将膏药分成数份,每份5-6克,每份分别均匀的涂在一直径为3-3.5厘米、厚度约1.5-2毫米的胶布上,然后将胶布在黏在不透水的纸上,包装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广易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广易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