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4464.7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风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K9/48;A61P11/02;A61K35/32;A61K35/36;A61K35/55;A61K35/618;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炎 胶囊剂药物 穿山甲 辛夷 栀子 麝香 中药制剂领域 中药组方 中医治疗 金银花 细辛 苍耳子 龙胆草 水牛角 皂角刺 珍珠母 质量份 黄连 苍术 柴胡 川芎 丁香 三棱 水蛭 制备 治疗 |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治疗鼻炎的认识机理而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胶囊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辛夷30~120g、苍术30~100g、苍耳子30~100g、丁香10~40g、水蛭15~45g、麝香1~2g、穿山甲30~90g、三棱50~120g、皂角刺30~120g、川芎30~120g、细辛10~35g、珍珠母100~300g、黄连30~60g、水牛角150~350g、金银花150~400g、栀子60~120g、柴胡30~120g、龙胆草30~60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鼻炎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鼻炎,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证。
临床表现:
A.症状
(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多数人还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B.鼻炎的种类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1)慢性鼻炎,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2)急性鼻炎,①初期 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②急性期 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3)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4)萎缩性鼻炎,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天气转凉后,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水,温差大时鼻塞,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导致病情日益加重。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鼻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鼻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鼻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鼻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鼻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风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风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4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