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热水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5248.4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黎燮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广雅金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回收装置 热水锅炉 给水泵 进水管 天然气热水锅炉 电控器 回水管 排烟管 翅片换热器 排水管 单独更换 电控连接 热水炉 回收 能源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天然气热水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水锅炉、给水泵和电控器,所述的电控器与所述的热水锅炉电控连接,所述的热水锅炉顶部开设有排烟管,所述的排烟管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热水锅炉一侧通过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的给水泵相连接,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的给水泵外设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一侧设有回水管,所述的回水管末端与所述的热水锅炉连接,通过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回收浪费的热量,提高热水炉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损耗;同时利用单独翅片换热器的安装,以便出现故障时可以单独更换、维护,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锅炉供热领域,尤其是涉及天然气热水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型供热水装置多数采用小型燃煤锅炉,一般而言,此类锅炉的热效率在70%以下,大部分热量流失在烟气的排放中,如果能直接回收这部分的热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能力的浪费,从而减少锅炉的燃料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天然气热水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天然气热水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水锅炉、给水泵和电控器,所述的电控器与所述的热水锅炉电控连接,所述的热水锅炉顶部开设有排烟管,所述的排烟管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热水锅炉一侧通过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的给水泵相连接,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的给水泵外设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一侧设有回水管,所述的回水管末端与所述的热水锅炉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烟通道、循环水管和多翅片换热器,所述的循环水管外径与所述的多翅片换热器相邻设置,所述的多翅片换热器垂直于所述的排烟通道设置,所述的循环水管头端与所述的第二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循环水管末端与所述的回水管相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末端开设有出烟口,所述的出烟口连接有烟处理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多翅片换热器呈平行四边形状,,且多个所述的多翅片换热器均匀排列在所述的排烟通道内,翅片间形成换热流道,所述的换热流道呈波浪曲线形,且所述的翅片上均设有排热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均设有初级过滤装置,所述的初级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过滤棉和活性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回水管和所述的排水管上均设有次级过滤装置,所述的次级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过滤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水锅炉底部铺设有燃煤装置,所述的燃煤装置与所述的电控器电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外侧套设有保温密封层,所述的保温密封层为闭孔橡胶海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烟处理装置包括烟气洗涤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回收浪费的热量,提高热水炉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损耗;同时利用单独翅片换热器的安装,以便出现故障时可以单独更换、维护,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翅片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热水锅炉1、 给水泵2、 电控器3、 初级过滤装置4、 次级过滤装置5、 排烟管6、 多翅片换热器7、 出烟口8、 烟处理装置9、 第一进水管10、 第二进水管11、 排水管12、 回水管13、 循环水管14、 燃煤装置15、 保温密封层16、 排烟通道17、 换热流道18、排热孔1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广雅金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广雅金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