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行星支架的输出轴式单向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5341.5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涛;王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神力齿轮冷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64 | 分类号: | F16D41/06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支架 输出 单向 离合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尤其是一种带行星支架的输出轴式单向离合器,包括输出轴、驱动齿轮组件、罩盖、滚柱、套筒、支撑弹簧、轴衬和钢球;输出轴尾部内设有与外部相通的内孔,内孔内从内向外设有钢球和轴衬;驱动齿轮组件包括驱动齿轮以及套接在驱动齿轮上的滑环和止动圈;套筒套在输出轴的尾部外,罩盖设置于输出轴后部和尾部的连接端面以及套筒的内端面和外侧壁外。本发明驱动齿轮套接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与套筒连接,输出轴两端设有径向定位,啮合时套筒不偏心,滚柱也不会偏心移位,支撑弹簧不会发生缩团及断裂现象,从而提高了单向器的寿命;同时滑环采用尼龙制作,减少了起动机拨叉与滑环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尤其是一种带行星支架的输出轴式单向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滚柱啮合式单向离合器(如图4所示)主要由套筒6、驱动齿轮组件2、滚柱5、支撑弹簧7、挡圈4及罩盖3组成并整体套接在输出轴1上,驱动齿1与套筒6通过挡圈4轴向定位、罩盖3套入套筒6大外圆向内收拢铆扣轴向约束固定成一体的,在套筒6一端的内壁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凹槽,凹槽包括弧形滚柱工作面和L形弹簧支撑室。凹槽内设有滚柱5及支撑弹簧7,滚柱5的一边棱线与套筒6弧形工作面相抵,另一边与驱动齿轮组件2一端光滑圆柱面相抵,动力通过滚柱5由套筒6传递到驱动齿轮组件2上。工作时,在起动机拨叉的推动下单向离合器前移,当驱动齿轮组件2与发动机齿环啮合时,由于套筒6与轴出轴1是花键连接有一定侧隙的,套筒6受力时偏离轴心线,导致滚柱5偏心移位,支撑弹簧7反复压缩到小于弹簧的压并高度,易发生缩团及断裂现象,单向离合器失效双向打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寿命并降低噪音的带行星支架的输出轴式单向离合器,其啮合时套筒不偏心,滚柱也不会偏心移位,支撑弹簧不会发生缩团及断裂现象,从而提高了单向器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带行星支架的输出轴式单向离合器包括输出轴、驱动齿轮组件、罩盖、滚柱、套筒、支撑弹簧、轴衬和钢球;所述输出轴包括前部、中部、后部和尾部,中部的前端开有槽,中部上设有渐开线外花键,后部的前端开有挡圈槽,尾部内设有与外部相通的内孔,内孔内从内向外设有钢球和轴衬,所述尾部的外径大于后部的直径,在尾部的前侧形成前端面;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套在输出轴中部外,驱动齿轮组件包括驱动齿轮以及套接在驱动齿轮上的滑环和止动圈,驱动齿轮的外壁上设有与发动机齿环啮合的渐开线齿轮,驱动齿轮的内壁上设有与渐开线外花键相啮合的渐开线内花键;所述套筒套在输出轴的尾部外,套筒内部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的一侧设有滚柱,滚柱与凹槽另一侧的内壁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滚柱的内侧棱线与尾部的外壁成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罩盖包括罩盖底部与环形的罩盖侧壁,所述罩盖底部位于尾部和套筒的前端面,并在罩盖底部与尾部和套筒的前端面间设置挡圈;所述罩盖侧壁贴在套筒的外周面上,罩盖侧壁的端部向罩盖侧壁的中心折弯,形成折弯部。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部的凹槽为均匀分布的五个。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弧形凹面、弧形凸面和L形面,滚柱的外侧棱线与弧形凹面相接触,支撑弹簧设置于滚柱与L形面的短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后端面设有多个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套筒的外端面无缝连接成一体组成行星支架,凸台采用冷挤压成形。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尾部的内孔包括内侧的锥形孔和外侧的圆柱形孔,钢球设置于锥形孔内,轴衬位于圆柱形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和止动圈依次套在驱动齿轮后端的外圆上,滑环凸肩的前后端面分别与驱动齿轮前后端的连接端面及止动圈的前端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为尼龙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神力齿轮冷挤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神力齿轮冷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