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天门冬氨酸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6674.X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希尔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8 | 分类号: | C04B26/18;C04B3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天门冬氨酸酯 透水路面 透水率 骨料 胶粘 活性纳米碳酸钙 原色 蓖麻油多元醇 无溶剂消泡剂 活性分子筛 耐老化性能 防滑性能 无机颜料 触变剂 分散剂 高韧性 美观性 耐候性 疏水性 | ||
一种聚天门冬氨酸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组分A包含蓖麻油多元醇、刚性聚天门冬氨酸酯、柔性聚天门冬氨酸酯、分散剂、无溶剂消泡剂、活性分子筛、活性纳米碳酸钙、无机颜料和触变剂。组分B为HDI三聚体固化剂。组分C为骨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四个方面,第一为耐候性耐老化性能优异;第二为高强度高韧性和疏水性,提高了路面的防滑性能和安全性,也改善了路面的美观性;第三为优异的透水率和透水率保持性;第四既可保持骨料原色,也可以做成多种颜色提高装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天门冬氨酸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
背景技术
城市内涝已成为每年夏季不可避免的沉重话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脆弱的城市排水管网也愈发成为众矢之的,但下水道排水能力弱只是导致城市内涝的直接原因,城市内部越来越多的不透水地面也是加重下水道排水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4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明确了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过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根据国办发〔2015〕75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透水路面就是采取“渗”的方式,把雨水就地消纳或向地下渗透或直接排入到市政排水系统,显著降低路面径流来减少内涝的发生。
目前透水路面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透水砖,二是透水混凝土,三是胶粘石透水路面。
透水砖已经存在近20年,实践证明效果有限,主要是孔隙率低(约5-8%),而且孔径细小,容易堵塞,一般投入使用后经过2-3场大雨其透水性几乎丧失殆尽。
现在主要采用的是透水混凝土,其孔隙率约15%左右,透水率约500ml/min。但经过近5年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只有15%左右,而且透水孔径基本在2mm以下,投入使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在1年后透水率衰减约60%,即透水性只有初始设计值的40%左右,不能满足大雨尤其是暴雨的排水要求。透水率衰减的主要是因为透水混凝土的结构体系,透水混凝土主要组成为碎石、水泥、增强剂等,但不含有细砂。如果提高孔隙率则强度下降明显,路面强度受影响。如果提高强度,如选择小粒径的碎石或加入少量细砂,则透水性受影响。这是透水混凝土路面目前遇到的一大难题。
对这些工程进一步跟踪调查发现,约有50%是由于表面处理不到位或不正确造成的,约有30%是由于施工不规范造成的,约有10%是由于防腐体系选择不正确而造成的,其他原因占约10%。
市面上目前有用胶结料粘结碎石或石米做成透水路面材料,但是胶结料采用为聚醚多元醇和氢化MDI固化剂反应制得。这种体系的优点是透水率和孔隙率显著增大,强度约相当于透水混凝土强度的60%。但是这些透水路面材料的耐老化性较差,投入使用2-3年后老化,表面的骨料容易脱落,而且目前只能做透明色,不能做彩色的胶结料。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聚天门冬氨酸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聚天门冬氨酸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该路面材料透水性好、耐老化性高且可以做彩色的胶结料。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聚天门冬氨酸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希尔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希尔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