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立式制作方法及其制作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6734.8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范明钦;王建国;许开勋;许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B23K10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朱磊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面板 立式工装 立式制作 外支撑架 工装 面板结构 内支撑架 双层钢 翻身 尺寸匹配 方便施工 构件变形 焊接过程 模块外形 狭小空间 制作过程 作业环境 支撑架 胎膜 仰焊 矫正 制作 紧贴 施工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立式制作工装,包括一组与模块外形尺寸匹配的单元立式工装模块;所述单元立式工装模块包括内支撑架和设置在内支撑架两侧的第一外支撑架和第二外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和第一、第二外支撑架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本发明钢面板结构立式制作方法及工装有益效果至少在于实现了模块从中间向两侧同时施工,极大减少了制作工期;通过选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方便施工的立式工装,可对钢面板中间部位进行调整,避免了钢面板中间部位不能紧贴胎膜的质量风险;避免了制作过程中钢面板翻身,避免了因钢面板翻身引起的构件变形、二次矫正等质量、安全风险。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作业人员在狭小空间内进行仰焊,改善了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立式制作工装及方法,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立式制作方法及其制作工装,属于钢结构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1400核电站反应堆厂房为双层安全壳结构,内壳为钢制安全壳CV,外壳为混凝土结构与钢板—混凝土结构组成的屏蔽墙。屏蔽墙的钢板—混凝土结构为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内外层钢面板之间距离约为1.1m,外半径23.985m,内半径22.885m,总高度约50m,不同标高处钢板厚度分别为20、25、40mm,钢板材质为Q345B,结构内部密集锚固钢筋、锚固钉,钢板—混凝土结构在车间制作形成一个由钢面板、锚固钢筋、锚固钉组成的构件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
目前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制作方法基本都采用卧式制作方法,一般为参考钢衬里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核电站钢衬里预制胎模制作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01913068 A),公开了一种钢衬里预制胎膜,为卧式胎膜,该制作方法适用于钢衬里壁板制作。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采用卧式制作方法时,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钢面板中间部位不能紧贴胎膜,易出现厚度、半径等质量风险,同时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件的钢面板进行多次翻身,翻身增加了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件变形控制难度和施工作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核电站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立式制作方法及其制作工装,该制作方法及工装施工效率高,成本较低,可对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制作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制作过程中因翻身发生的质量、安全风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1. 一种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立式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测量放线
采用全站仪在制作平台上测量并标记出模块外形尺寸和立式工装安装位置及数量;
第二步、立式工装安装
根据测量放线位置安装由内支撑架和设置在内支撑架两侧的外支撑架组成的内外层立式工装,所述内支撑架和两侧外支撑架之间设有间隙;
第三步、调整焊接内外支撑架
调整内支撑架与制作构件保持同一垂直度,将内外支撑架焊接于预埋件或钢平台上;
第四步、钢面板就位标高调整
在内外支撑架间隙底部设置模块就位调整装置,调节就位调整装置的标高使高差符合钢面板构件的高差;
第五步、钢面板就位
将两块钢面板分别就位于内支撑架和外支撑架之间间隙的就位调整装置上,使钢面板径向紧靠内支撑架,环向通过环向限位装置进行限位后用一组调整固定装置固定;
第六步、钢面板焊接固定
将钢面板下部与就位调整装置点焊固定;并在内外层钢面板之间采用锚固钢筋、锚固钉组对焊接;且从弧形双层钢面板结构钢面板中间向钢面板两端顺序施工,顺序组对、焊接锚固钢筋和锚固钉;
第七步、吊装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